《君临投资史》是一本讲述人类投资智慧的书。

在书中,君临将为你讲述人类史上所有知名投资者的成长经历,他们的成功智慧和失败教训。

全书初步规划有九卷,约80-100万字,大概需要一年时间完成。

从8月份开始写,估计到2023年下半年才能完成,我会在公众号写一篇发一篇,争取尽快成书。

下面是卷二第七章。

瑞士、爱尔兰、卢森堡是如何成为世界首富的?

根据IMF世界人均GDP排名,2021年全世界180个国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

第一,卢森堡,人均GDP13.57万美元;

第二,爱尔兰,人均GDP9.92万美元;

第三,瑞士,人均GDP9.35万美元。

这三个国家,都是经济一流,民间富庶的地方,堪称世界首富之国。

他们为什么如此发达,能够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遥遥领先?

我们从瑞士说起。

瑞士是一个位于阿尔卑斯山上的小国,人口只有800多万,不靠海、山路崎岖。

按常识,这应该是一个落后的地方才对。

但瑞士却创造了奇迹,这是全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全球创新指数位列第一,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瑞士在食品饮料、奢侈品、化工、机械、医药、金融、会展、冰雪旅游、养老产业上均位居世界前列。

瑞士的首富之路,跟它的地理和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瑞士位处中欧,四周强权环绕,北边是德国,南边是意大利,西边是法国,东边是奥地利,可谓四战之地。

历史上,这些强权都曾经入侵瑞士——

最早是南边的意大利罗马帝国数百年的统治,11世纪归属于北边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

13世纪,出现了东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入侵,随后西边的法国拿破仑帝国也一度将它征服。

在漫长的被征服和奴役过程中,人民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

1291年,瑞士中部的三个森林部落秘密签订了一个共同防御条约,缔结永久同盟,这被视为是瑞士立国的开始。

这些部落不断打败敌人,取得胜利,并赢得周边越来越多部落的加盟,如此数百年之后,终于取得了独立。

在反抗强权的过程中,瑞士人意识到,他们其实处于一个非常好的位置:

首先,高耸崎岖的阿尔卑斯山脉其实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强权的入侵成本很高。

其次,周边的强权也希望有一个缓冲带,不希望瑞士被某一方所控制,因此当瑞士被入侵时往往愿意提供支援,帮助它独立。

就这样,瑞士逐渐变成了一个中立国,从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开始,就拒绝参与任何一方的纷争。

我们知道,近代500年的欧洲,是一个强权争霸、战火纷飞的时代,每过几十年就会爆发一场灭国战争。

但瑞士自拿破仑战争后,便一直处于和平状态,长达200年之久。

普法战争、一战、二战,这些摧毁了数百万人生命的浩劫,都没有蔓延到瑞士。

二战的时候,德国纳粹的法西斯军队所向披靡,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却唯一没有攻打瑞士。

是元首希特勒良心发现了吗?

当然不是,关键还是瑞士的天险,加上瑞士的全员皆兵,让他知难而退了。

瑞士不仅拥有深厚的护城河,也有着独特的民主制度。

瑞士的政治制度,跟其它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不同——

第一,它没有一位最高国家元首,国家行政权力属于联邦委员会,联邦主席由七名委员(部长)轮流担任,任期一年。

权力是高度分散的,跟古希腊的民主制度类似。

第二,瑞士是全世界最热衷于“公投”的国家,是直接民主的典范。

据统计,自1848年公投被写入瑞士联邦宪法以来,截止2016年6月,瑞士共举行了604次全民公投,平均每年将近4次,这个数字超过了全世界所有国家公投次数的总和。

如果你是一个瑞士人,对联邦议会的政策不满,那么你可以在100天内收集5万个签名,提交一份提案,争取通过公投来达成目标。

如果你抱负更高,比如想修改宪法,只要你能在18个月内搞到10万个签名,接着提案进行公投,也能实现目标。

发起公投是如此之容易,主要原因是瑞士立国之初便存在着“部落露天议会”的传统,这跟古希腊的传统也是一脉相承的。

直接民主的发达,使得瑞士的权力进一步分散,任何政策的推进都需要达成广泛的妥协和共识,政治纷争再激烈也不会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军事斗争层面。

在瑞士,任何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都可以发起公投,小到周末火车站的商场是否有营业的权力,大到医保的预算和福利都会有人发起公投。

举几个例子:

2012年3月,瑞士以67%的公投反对票,拒绝将原本4周的带薪假期提高至6周;

2014年5月,瑞士以76%的反对票,否决了22瑞士法郎/每小时的最低工资标准,瑞士至今也没有全国性的最低工资法;

2016年,瑞士举行了“无条件基本收入”公投,以决定政府要不要每月无条件给瑞士成年人发放2500瑞郎(约1.6万人民币)。最终,76.9%的瑞士选民对该项提案说不,26个州全部表示反对。

瑞士人有一个朴素的观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福利都是以成本支出作为代价的。

这种清醒的态度,使得政客很难糊弄人民,将国家带偏。

因此几百年来,瑞士一直坚持着“低税收、低福利、自由开放、自主奋斗”的道路,跟欧洲整体高福利的氛围有很大差异。

读者们如果记得君临在文明史的研究,汉朝有护城河,罗马有好制度,这是两个帝国能实现400年基业长青的关键。

现在,瑞士不仅有深厚的护城河,使得它赢得了长久的和平,还有良好的制度,使得社会和谐稳定,这个国家又焉能不富裕繁荣?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瑞士相当于是一只永续增长的基金,非常稳定,几乎从不亏损,如此在复利效应的驱动下,最终便创造了人类的奇迹。

瑞士还有着一个优势:它位于欧洲大陆中心,能够充分享受到工业革命的红利。

16世纪时,法国和意大利的一些难民将钟表制造业带到了瑞士的日内瓦;

17世纪时,瑞士各地陆续出现丝、麻、棉的纺织厂;

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前夕,瑞士已经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从事纺织业、钟表业,以及瑞士军刀等五金加工业。

19世纪时,瑞士的工业化更是飞速前进,比临近的法国和德国都更快。

当周边各国仍在搞革命时,瑞士全国人民都在埋头搞经济,大型机器工厂不断落成,铁路网络建设突飞猛进。

1847年,第一条铁路在苏黎世和巴登之间通车,30年后,瑞士铁路线已经超过了2000公里。

渐渐富裕起来的瑞士人大力投资教育,建设了欧洲大陆最先进的高等教育体系。

创建于1854年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爱因斯坦的母校,至今走出了32位诺贝尔奖得主;

创办于1833年的苏黎世大学,共有12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 包括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薛定谔等等。

还有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日内瓦大学等名校,共同构成了瑞士的大学体系。

投资教育,推动研发,逐渐产业升级,瑞士由此形成了发达的医药、化工、机械等高端制造业。

在荷兰篇中我们讲过,瑞士与荷兰是全球人均500强比例最高的国度。

瑞士更是高居第一,主要包括奢侈品、医药、化工、机械、食品五大板块,堪称核心资产的公司有十几家。

我们分别扫描一下,首先是奢侈品板块。

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今天的瑞士钟表业主要由五大集团组成。

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是百达翡丽和爱彼,两家公司拥有均价和溢价率最高的两个品牌,即便产量不高,销售额还是能够稳居前五。

利润最高的是劳力士公司,旗下仅有劳力士和帝舵两个品牌。年产量达到约100万只,年销售额约20亿瑞郎,利润常年稳居瑞士钟表业龙头,市场话语权极大。

综合实力最强的是历峰集团,旗下品牌众多,并且占据中高端市场,包括卡地亚、万国、名士、万宝龙、积家、江诗丹顿、朗格等,和LVMH、Kering并称三大奢侈品集团。

销量最大的是斯沃琪集团,主打中低端市场,旗下品牌包括欧米茄、雷达、宝珀、天梭、浪琴、美度等,以科技创新和青春时尚见长。

其次是医药板块的双龙头:罗氏和诺华。

两家公司早年都是从事化工业的,跟德国的拜耳类似,后来转向毛利率更高的医药行业。

今天罗氏和诺华任何一家公司的市值都大于瑞士整个钟表业的市值,毛利率高达70%,也高于历峰集团的65%。

除了两家龙头,瑞士的医药板块还有LONZA、爱尔康等医药大公司,前者是生命科学试剂的龙头,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眼部护理设备公司。

化工板块方面,有3家较大的企业:

奇华顿,世界最大的香料香精企业;吉博力,欧洲市场的卫浴龙头。

拉法基豪瑞,世界水泥龙头,2015年由法国的拉法基和瑞士豪瑞合并而成。

机械板块方面,龙头是ABB公司,1988年由瑞典的ASEA公司和瑞士的BBC公司合并而成,这是世界最大的电力和自动化公司之一。

主导这次合并的是Percy Barnevik,他是个收购狂魔,在任CEO期间一共进行了150多次收购。

比如1988年合并当年就收购了15家公司,涉及环保监控、铁路产品等各种业务。

1989年,ABB公司买下了大约40多家公司。

1990-1992年,随着柏林墙倒塌,ABB在中东欧地区又连续买下了数十家公司,雇员从零迅速增加到2万人。

可是步子迈得太大了,总是容易扯着蛋。

1989年,ABB收购了一个叫美国燃烧工程公司(CE)的标的,没料到几年后将给ABB带来巨大的灾难。

由于CE的锅炉产品使用了含有致癌物质的石棉为隔热材料,后来接触过这种锅炉的人对ABB提起集体诉讼,最终导致了ABB的巨亏。

1996年,Percy Barnevik引咎辞职。

收购虽然是企业业务扩张的捷径,但标的选择、时机把握还是很关键的,否则很容易铸成大错。

瑞士食品板块龙头雀巢,同样是靠收购做大的,但节奏就掌握的很好。

今天的雀巢,是世界第一大食品企业,旗下坐拥2000多个品牌,产品包括咖啡、奶粉、婴儿食品、调味品、巧克力、糖果、饮料、雪糕、冷冻食品、宠物食品、化妆品等。

经历一百多年的发展,雀巢在食品行业市值第一,利润第一,销售额第一,傲视群雄。

雀巢起源于1867年,早期是一个励志的自主创新故事。

当时的瑞士,由于哺乳期妇女的营养不良,婴儿的死亡率非常高,有20%的孩子活不到1岁生日。

就连雀巢的创始人亨利·雀巢13个兄弟姐妹中也有5个,在童年不幸去世。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身为药剂师的亨利·雀巢开始了婴儿食品的研发,他发现传统的母乳替代品如牛奶、麦糊、米粉等成分单一,都有营养不足的问题。

于是,他研制出一种由牛奶和麦粉混合而成的婴儿食品,成本低廉,营养全面。

这款产品上市之后,销量从1867年的8600罐攀升到了1875年的100多万罐,雀巢一战成名。

不过,身为技术人员的亨利·雀巢却不是一个好的经营者,随后公司陷入危机,被瑞士商人朱勒斯·蒙耐瑞特买了下来。

这位精明的投资者,以“逆向收购+长期持有”为武器,一步步将雀巢推向伟大。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无论一种品类经营得多么成功,总会遇到“天花板”,从而陷入停滞、内卷、利润下滑的困境。

接着只有两条路,保守者固守品类,积极者投资扩张。

雀巢正是在蒙耐瑞特任内,定下了“三分之二靠并购,三分之一靠内部增长”的战略,才拥有了今日的强大地位。

20世纪初的第一个十年,是经济动荡的年代,也是一战爆发的源头。

当时美国、德国等新兴工业强国崛起,产能一路飙车,最终跟英法等老牌国家迎面相撞,导致了严重的过剩。

1903年,美国率先爆发经济危机,当年生铁产量下降8.4%,钢产量下降7.3%。

1904年,铁路修筑量比1902年的高峰减少36.4%,机车产量缩减33.2%,全社会工资降低了10%-20%。

接下来的四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300个,30多家铁路公司倒闭,2.74万家企业登记破产,钢产量下降近60%,新建铁路量下降46%。

危机传导到欧洲,英国的钢产量下降了20%,德国建筑业市场萎缩了36%,法国的纺织业出口减少了24%。

雀巢抓住了这个机会,1905年收购了瑞士最大的竞争对手英瑞炼乳,从此垄断了瑞士的奶粉市场。

同一时期,分别收购了因发明牛奶巧克力成名的彼得巧克力公司和柯勒公司,从此成为瑞士巧克力行业的龙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世界性的灾难无意中为雀巢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由于战争造成物资供应匮乏,士兵对高热量食品的需求又巨大,因此牛奶和巧克力价格飞涨,雀巢获利丰厚。

这个时期,雀巢也在北欧、美国和澳大利亚收购了多家炼乳厂,产能规模扩张了一倍多,从此跃升为世界级的食品龙头。

后面的故事,就是一部研发创新和收购扩张交错发展的历史。

1938年,研发出速溶咖啡,随后成为了二战期间的爆款,咖啡年销量高达2.25亿包。

1947年,收购瑞士知名调味品公司Maggi美极,营收从8.33亿瑞郎提高到13.4亿,增加了50%。

1960年代,继续通过收购进入冰淇淋、速冻食品、罐头食品、酸奶、饮用水等领域。

1970年代,买入成为法国欧莱雅的小股东。

1980-2010年代,通过收购增加了宠物食品、糖果、矿泉水、营养品、药品等产品线。

最近几十年的收购,主要是在海尔姆特·穆歇、包必达等几位CEO任内完成的,买入节奏都把握的很好。

比如1987年股灾后买入英国糖果公司Rowntree,从而获得了奇巧(Kit-Kat)和聪明豆(Smarties)巧克力资产。

1992年海湾战争后的萧条期买入法国矿泉水公司Perrier。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买入意大利矿泉水公司圣培露。

2001-2004年美股大熊市期间,雀巢更是全力下场抄底,购物车装的满满当当。

它们包括:哈根达斯的美国资产,世界第二大宠物食品公司普瑞纳,速冻食品公司美国厨师,德国冰激凌公司Schoellers,美国冰激凌公司Dreyers。

2012年欧债危机期间,雀巢完成对惠氏奶粉的并购,进一步增强了在婴儿食品行业的地位。

在中国市场上,雀巢最成功的抄底是太太乐鸡精。

太太乐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调味品企业,1990年代自主研发了鸡精产品,逐渐做大。

1997年的时候,太太乐为了IPO上市,将业绩做的更漂亮,于是加速产能扩张,激进发动营销战。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太太乐的资金链几乎断裂。

雀巢趁机抄底,一举收购了太太乐80%的股份。

到今天,太太乐已成为中国鸡精市场的垄断者,雀巢的回报也自然是满意的。

————

瑞士不仅制造业发达,服务业也是世界顶级。

比如,是世界各种组织总部的所在地,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际奥委会、国际篮联、国际足联等体育组织。

瑞士的会展业发达,每年举办的达沃斯论坛,又称世界经济论坛,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政经影响力。

瑞士有一家SGS检测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资格最老的第三方从事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鉴定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设有1800多家分支机构和专业实验室。

瑞士的金融业更是发达,拥有苏黎世保险、瑞银集团、瑞士信贷、瑞士再保险等一批在全球影响力巨大的金融企业。

这些,都是得益于瑞士的“中立国”红利。

譬如金融业,数百年来,主要由于战乱期间欧洲各国富豪纷纷涌来避难,以及逐渐形成的独特保密制度,才让瑞士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避税天堂和财富管理中心。

2022年,瑞士金融业最大的瓜,莫过于瑞士信贷的暴雷风波。

瑞士信贷是瑞士的第二大银行,上个世纪的1980年代进军投行业务,1988-1990年抓住股灾的机会逐步收购美国投行第一波士顿,成功上位。

然而,近年来瑞士信贷经历了一系列负面事件,与一线投行梦已渐行渐远。

就股价来看更是触目惊心,相比起2009年的股价高峰54欧元,2022年4.6欧元的价格已经跌去了91%。

瑞士信贷出了什么问题?

主要是两个:

第一,为10年前大量买入美国次贷产品的糊涂账埋单;

第二,近年来又陆续爆出了一箩筐的内部丑闻。

先说次贷这笔帐。

2008年的次贷风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

它虽然发源于美国,但神奇的是,受伤害最深的却是欧洲。

美国在金融危机后,果断让雷曼破产,有毒资产陆续处置掉,经济很快就恢复了活力,股市不断创下新高。

但欧洲,不仅随后爆发了欧债危机,金融业也是负重前行,一批龙头的股价频创新低。

比如英国四大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瑞银集团……

这些欧洲银行龙头们,股价直至2022年都还在当年的腰部以下。

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买了太多的美国次贷产品——

以瑞士信贷为例,截止2022年6月,瑞士信贷的总资产约7000亿瑞朗,但它在金融衍生品上的名义价值总额超过了14.8万亿瑞朗,也就是超过瑞士信贷总资产的20多倍。

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它加了20多倍的杠杆在次贷产品上。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加息,次贷产品的违约风险大增,瑞士信贷的压力能不大?

不得不感叹,为了高利润,这些欧洲人的胆子也真是肥啊,什么风控都丢到脑后了。

近十年来,瑞士信贷的负面新闻更是一箩筐,导致公司高管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

我们梳理一下时间轴:

2012年,瑞信涉嫌操纵LIBOR而被调查;

2013年,美国司法部对瑞信在内的投行展开MBS销售调查;

2014年,瑞信因帮助美国客户逃税而认罪,支付约25亿美元的罚款;

2015年,包括瑞信在内的投行因涉嫌限制利率互换市场的竞争而面临诉讼;

2017年,在司法部调查后,因误售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而支付了53亿美元的罚金;

2019年,瑞幸咖啡在美股造假上市,瑞信担任上市主承销商,并牵头提供5亿美元股权质押贷款。

2020年,瑞信高管层内部斗争爆发“间谍门”事件;

2021年, Bill Hwang旗下基金Archegos发生世纪大爆仓,导致瑞信损失约55亿美元;

2021年,供应链金融公司Greensill Capital倒闭,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的瑞信损失30亿美元;

2022年,瑞信发生1.8万多个账号泄露事件,隐匿财富超过1000亿瑞郎,随即因涉嫌洗钱被起诉。瑞信也成为瑞士历史上第一家在刑事案件中被判定有罪的大型银行。

我们以Archegos基金的爆仓事件为例,看看瑞信在里面为何亏损这么多——

这只基金的操盘手叫Bill Hwang,是个韩裔美国人,是华尔街传奇基金教父朱利安·罗伯逊的弟子。

Bill Hwang曾经有过很显赫的业绩,将Archegos基金的规模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大。

为什么能发展这么快呢?

加杠杆。

Bill Hwang和多家银行合作,借入5倍杠杆的资金去股市投资。

由于有保证金,一般来说,银行还是比较放心的,大不了强行平仓卖出就是。

结果,意外发生了,Bill Hwang投资的几只重仓股大幅下跌,Bill Hwang没有止损,反而追加保证金继续ALL IN,可惜股价没有反弹,继续下跌,最终形势失控。

由于下跌的速度太快,导致各方银行都没有来得及第一时间平仓,于是一夜之间200亿美元化为乌有。

其中,为Bill Hwang提供了四分之一弹药的瑞信承担了55亿美元的窟窿。

一家享有百年声誉的老牌银行,风控竟然如此之差,也真是让人惊掉了下巴。

不过,瑞信还不至于走到破产这一步,它的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营收占比很大,这块的盈利还是不错的。

这件事给投资者最大的教训就是:

金融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投资要慎重,最可怕的是连金融业的专业人士,也未必能看到内部的风险。

这可比实体行业的风险,隐藏得更深。

————

相比起瑞士这样的老牌豪门,爱尔兰称得上是新贵。

它在1993年的人均GDP依然只有欧盟的90%,被称之为“欧洲大农村”。

谁能想到,仅仅20多年时间,它就从世界人均GDP排名30以外,一路逆袭到了前3以内。

发生了什么?

关键词是:低税率。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爱尔兰将企业所得税大幅下调至12.5%,魔法就开始了。

我们知道,每个国家都要交税,中国的企业所得税率是25%,欧洲是平均23%,非洲是平均28%,南美平均32%,美国是15%-25%-34%三级累进。

如此高昂的成本,没有企业不想合理避税,因此低税率的地区自然深受欢迎。

世界上有很多零税率的地方,比如开曼群岛、巴哈马、百慕大、英属维京群岛,它们也都是避税天堂,靠着企业注册这门生意低调躺赚。

以百慕大这个人口只有6万的小岛为例,其2021年的人均GDP高达11万美元,可以跟卢森堡比肩。

但这些小岛毕竟太小了,人口少,交通也不方便。

论避税生意,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比爱尔兰做的更大了。

爱尔兰有几个优势,是其它零税率的小岛所无法比拟的——

第一,爱尔兰有更多的人口(500万),并且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讲英语的人口。

爱尔兰的历史跟英国紧密相连。

历史上,1542年英国亨利八世成为爱尔兰国王,随后直到二战期间趁着英国国力衰退,1949年闹独立成功,爱尔兰被英国统治了400多年。

爱尔兰的语言、文化、经济,早就跟英国交织在一起,难以分离。

今天的爱尔兰,绝大多数人讲的都是英语,爱尔兰的作家乔伊斯、王尔德、萧伯纳,都是用英语写作的。

爱尔兰的人口素质也很高,很多人在英国大学读书。

第二,爱尔兰是欧盟国家,并且是离美国最近的欧盟国家。

它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刚好在美国与欧洲的航线上,很多欧洲国家飞美国的飞机都会在爱尔兰停留加油。

并且,爱尔兰在历史上因为遭受大饥荒,有数十万难民移居新大陆,直到今天仍然是美国最大的人口祖籍来源地之一。

爱尔兰是发达国家中税率最低的国家,并且还很贴心的为科技企业提供了研发支出税率抵扣的进一步优惠(减免一半)。

可以想象,当美国企业要将总部转移去海外,或者设立欧洲总部的时候,爱尔兰都将变成首选之地。

毕竟,一个总部在爱尔兰的跨国公司,跟一个总部在百慕大、维京群岛的跨国公司,形象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吧?!

爱尔兰还有高素质的人口,可以做研发,做营销,都能胜任,这是那些离岸小岛能比的么?!

因此,自爱尔兰打响了税率价格战的那一天开始,成千上万的跨国公司就排队向它涌过去。

(插一句,爱尔兰降税以前,欧洲发达国家中税率最低的是瑞士,15%,这也是瑞士跨国公司生态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天爱尔兰有1000多家跨国公司将总部或欧洲总部设置在这里。

科技:苹果、亚马逊、谷歌、戴尔、Facebook、英特尔、PayPal、微软……

医药:波士顿科学、辉瑞公司、惠氏公司、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金融:美国金融机构中超过50%在这里设置了欧洲总部……

近十年来,这股风潮愈演愈烈,很多美国企业通过反向收购成为了总部在爱尔兰的公司。

比如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通过收购爱尔兰的柯惠医疗,随后将总部转移到了爱尔兰。

2016年英国脱欧,又带来了一波转移热潮。

英国公投脱欧一周内,谷歌搜索显示“爱尔兰护照申请条件”的搜索次数激增800%。

一年之后,伦敦智库调查发现,有135家公司将总部从英国迁到了爱尔兰,超过巴黎(102个),卢森堡(95个),法兰克福(63个)和阿姆斯特丹(48个)。

这么多企业涌进来,爱尔兰的财富自然一路飙升。

近年来,爱尔兰最受瞩目的两大产业,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基金投资。

房地产方面,得益于产业的繁荣和高素质人口的流入,爱尔兰近几十年的房价涨幅在欧洲名列前茅,租金收益率也相对较高。

基金投资方面,截至2022年上半年,开放式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全球前十为:美国、卢森堡、爱尔兰、中国、德国。

美国公募基金资产规模28万亿美元,遥遥领先。

其次是卢森堡5.3万亿美元,爱尔兰3.8万亿美元。

接下来是中国3.5万亿美元,德国2.4万亿美元、澳大利亚2.3万亿美元、法国2.1万亿美元、日本1.9万亿美元、英国1.8万亿美元、加拿大1.6万亿美元。

没料到吧?卢森堡和爱尔兰两个小国,在基金业上竟有如此高的地位!

爱尔兰靠的是避税,卢森堡靠的又是什么呢?

还是避税。

卢森堡的平均税率并不低,约25%,比英国和意大利都高。

但卢森堡的税率设计对某些行业非常友好,比如经营范围不在当地进行的商业行为,是不需要缴税的,也就可以合法避税。

金融、影视这类税务成本高,常见异地注册的行业,正是受益者之一。

当然,卢森堡居于德国法兰克福和法国巴黎之间的心脏位置,几十年来稳定、安全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也是重要原因。

正因此,在综合优势作用下,卢森堡成了欧洲法院、欧洲议会秘书处、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投资基金的总部所在地。

卢森堡的私人银行市场极为发达,人均银行数世界第一,截至2019年年底,卢森堡拥有127家银行,其中外国银行占78%;

卢森堡的银行业总资产达到8150.54亿欧元,约是其经济总量的11倍。

卢森堡的保险市场也很繁荣,拥有42家财产保险公司、46家人寿保险公司、208家再保险公司。

卢森堡的债券市场同样享有盛誉,全球最大的多边贷款方发行的债券就在卢森堡证交所上市,卢森堡证交所被认为是欧洲债券的晴雨表。

当然,卢森堡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它的基金业,这里是世界第一大跨境基金分配中心,世界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

卢森堡的影视媒体行业同样不可忽视,拥有两家著名的影视机构——

第一个是欧洲最大的广播电视集团RTL,历史上先后合并了德国UFA公司、英国Pearson电视公司而成,目前在欧洲10个国家拥有52个电视台和29家广播电台。

第二个是欧洲最大的卫星运营公司SES,该公司拥有卫星数量40颗,1.22亿欧洲家庭可接收该公司卫星转播的2400套电视、电台节目。

除了金融、影视行业,卢森堡的第三大产业是钢铁业。

这个傻大黑粗、利润率极低、生意模式差的行业竟然是首富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估计会让许多人大吃一惊。

主要原因在于,卢森堡紧邻法国北部阿尔萨斯—洛林铁矿和德国萨尔煤矿,具有发展钢铁业的地理优势。

总部设在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公司,也是世界第一大钢铁集团,它的钢铁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0%。

这个公司的历史,背后有着一个来自第三世界的精明投资者的传奇故事。

主角的名字叫拉克希米·米塔尔,是一名印度人,他的父亲默罕·米塔尔白手起家,是家族商业帝国的第一代奠基人。

默罕·米塔尔在1952年收购了一家亏损的小钢铁厂,改名Ispat钢铁,随后花了20年时间,逐渐打造成一个颇具规模的钢铁企业。

1974年,米塔尔家族在印尼买了一块地,准备进行国际化探索,但由于种种问题,这块地空了一年多也没有建成工厂。

拉克希米·米塔尔是家中长子,从小跟随父亲左右,在钢铁厂里学习经营和生意。

那年他25岁,本来是奉命去印尼将这块地卖掉的,但经过一番考察后,他认为这里存在着商业机会。

回家之后,他主动请缨去发展这个项目,从此开始了独立创业之路。

他成立了一家名为LNM控股的公司,独自经营,据说每天扑在项目上12个小时以上,一年后便建成了一家年产量6.5万吨的小型钢铁厂。

在此期间,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了DRI废钢炼铁技术,用天然气替代煤炭,使得经营成本大幅下降。

1982年,一家为米塔尔提供废钢原料的供货商出现了经营危机,成为了米塔尔滚雪球式壮大的起点。

这个供货商是加勒比海上的小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家国有钢铁厂,由于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当地政府决定出售。

米塔尔看到了机会,他认为——

钢铁业是一个成本决定盈利能力的行业。

钢铁厂的亏损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技术落后,第二是管理机制有问题,第三是规模太小缺乏原料议价能力。

特立尼达这家钢铁厂的亏损,同样是以上三个问题导致的。

如果米塔尔将它收购了,引入DRI技术,撤换管理团队,合并增大规模,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扭亏为盈。

由于现在处于巨亏中,买入价格也很便宜,比自己买地建厂划算多了,实现盈利的速度也将更快。

这简直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啊。

米塔尔于是回家向父亲寻求资金支持,无奈老爸并不认同他的想法,拒绝提供资金。

但他不想放弃,于是飞赴加勒比海,提出了一个先租后买的方案:即用较低价格先租下钢铁厂,5年后再按约定的价格买下来。

对方同意了他的方案,在5年的时间里,他将钢铁厂扭亏为盈,并如愿的买下了它。

现在,他的一套低价买入+扭亏为盈的操作已经打磨出来了,飞轮即将加速,钢铁世界的一个超级大机会开始出现。

1970-80年代,东欧和拉美的许多国家都奉行苏联式的“计划经济+进口替代”模式,希望用国家的力量打造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

这个体系的最大问题是:国企机制僵化,生产力低下,在高税收的扶持下尚可勉强度日,一旦国门打开,那是弱不禁风、亏损连连。

到1990年代,这些东欧和拉美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亏空,撑不下去了,被迫将国企一个个的贱卖。

米塔尔抓住了这个机会,勇敢进场,逆向抄底。

1992年,买下墨西哥第三大钢铁厂Sicartsa,这个工厂当年耗资20亿美元建成,可惜产能利用率只有25%,亏损严重。

米塔尔闻风赶来,买入价只花了2.2亿美元,并且首期只需要出2500万美元现金,其余通过发行由墨西哥政府担保的债券来融资获得,充分发挥了杠杆的力量。

这个方法越来越娴熟:

1994年,买下加拿大第四大钢铁厂Sidbec-Dosco。

1995 年,买下德国最大的盘条生产商汉堡Stahlwerke,以及哈萨克斯坦年产550万吨的Karmet钢铁公司。

随后由于20世纪末资本市场的牛市,抬高了买入成本,米塔尔停下了手,耐心等待更好的机会。

另一方面,借着牛市的机会,1997年,米塔尔将LNM控股送到纽约和阿姆斯特丹两地上市,募了一大笔钱回来。

2001-2004年,大熊市又来了,米塔尔两眼放光,再次甩开膀子进场。

2003年,他一口气买下了波兰最大钢铁厂PolskiHuty Stali、捷克最大钢铁厂NovaHut、罗马尼亚Sidex钢铁厂,和马其顿的几家国营钢铁厂。

2004年,抄底南非最大的Iscor钢铁公司,和美国三大钢铁企业之一的ISG国际钢铁公司。

这一年之后,米塔尔跃升为世界第一大钢铁巨头,拉克希米·米塔尔以250亿美元财富,被《福布斯》杂志列入世界富豪榜第3位。

谁能想到,这个钢铁帝国在十二年前,还仅仅是一个只有两座工厂,年产量数百万吨的中小型钢铁企业呢?

两个牛熊周期+逆向买入+杠杆的放大,米塔尔便实现了资产数百倍的增长传奇。

不过,米塔尔的杠杆放大,主要是通过5-10年的中长期债券和银行贷款来实现的,安全性很高,这跟证券公司提供的融资杠杆是两回事。

米塔尔的传奇仍未结束。

2006年1月,新一轮大宗商品牛市的前夜,他发动了对世界第二大钢铁企业安塞乐的收购战。

世界上最富有的十大国家(中国第一首富是谁)插图

钢铁业跟航运业类似,是个低利润率、价格敏感度高、周期波动率极大的行业。

周期顶点和低谷之间,股价波动甚至高达上百倍。

2005年,米塔尔便敏锐的意识到,新一轮的大宗商品行情要开始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房地产和基建热潮对钢铁需求产生了巨大的胃口。

米塔尔决定在钢铁价格的牛市初期,完成钢铁行业的大一统。

如果能完成对老二安塞乐的收购,他的钢铁年产量将超过1.1亿吨,是排名第三的日本钢铁公司的3倍之多,获得世界钢铁市场的巨大议价能力。

安塞乐是世界钢铁行业的老二,技术先进,业务集中在高端的汽车和机械钢材市场。

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这家公司是2002年欧洲三大钢企卢森堡Arbed、法国Usinor和西班牙Aceralia,通过换股方式合并而成的。

结果就是:它的持股很分散,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仅有5%。

一个股权分散的企业,天然就是不设防的,这使得米塔尔的收购非常轻松。

2006年6月,股权收购完成,买入价格256亿欧元,已经比2004年抄底美国ISG国际钢铁公司的45亿美元贵了很多。

但这一切仍然是值得的,因为现在仍然不过是牛市的半山坡。

随着21世纪第一个十年大宗商品超级牛市轰轰烈烈的展开,米塔尔的资产还将翻着跟斗往上涨。

2008年,《福布斯》杂志对拉克希米·米塔尔的资产评估是:450亿美元,仅次于比尔盖茨。

一个钢铁业投资者的财富,竟然能跟科技界霸主的资产比肩而立,这就是投资的魅力。

赛道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你把握机会的能力。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