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女兵林奇》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大片,女兵林奇所在部队遭到伊拉克军队袭击,她经过一番英勇抵抗后,因为弹尽受伤而被俘。然后,美军派出最精锐特种部队,从戒备森严的敌营中救出了女兵林奇。

片子拍得挺好看,却与事实大相径庭。据最新资料透露,女兵林奇不是被特种部队抢回来的,而是伊拉克方面让美军领走的,当时林奇住的医院并没有伊军,整个过程也一枪没放。

不管怎样,女兵被俘总是对士气的一种很大伤害,救回女兵自然能鼓舞人心,这一点古今中外皆不例外。拯救美国女兵林奇的故事是假,志愿军拯救女文工团员却是真的。

文工团最后的下落是怎么样的(文工团解散是几几年)插图

那是在1951年3月的第四次战役期间,志愿军从东西两线发起进攻,战役第一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没能歼灭敌军主力。而美军方面,新上任的司令官李奇微正在酝酿一场反攻计划。

李奇微已经觉察了志愿军的致命弱点,后勤补给能力太弱,只能维持“礼拜攻势”,战士们随身携带的弹药干粮一旦耗尽,很快便会失去作战能力。

于是,李奇微决定趁志愿军的“礼拜攻势”刚刚进入尾声,后方物资还没有送上来之际,发起全面反攻。美军以装甲特遣队为先导,在空军掩护下,快速插入志愿军防线纵深,企图包围消灭成建制的志愿军部队。

文工团最后的下落是怎么样的(文工团解散是几几年)插图1

处于东线战场的42军很快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军长吴瑞林一边组织部队层层阻击敌军,掩护军主力撤退,一边与友邻两个军相互靠拢,使敌军无机可趁。

这天上午,炮8师某团的刘参谋长来到42军军部,希望吴瑞林军长能帮忙赶紧送一批炮弹上来,这个炮团配属给42军使用,可眼看炮弹就要打光了,刘参谋长心里急啊。

没想到这下让刘参谋长赶上了一出好戏,吴瑞林军长正在训手下的几个干部。原来刚刚在后撤途中,军文工团因为行动迟缓,被渗透进来的美军抓走了十几名女兵。

文工团最后的下落是怎么样的(文工团解散是几几年)插图2

这还了得了,女文工团员是部队的宝贝疙瘩,丢了谁也不能丢了她们啊。文工团的干部们好不容易把剩下的大部分团员带了出来,哪里还有精力去营救她们。

而且现在整条战线上都很紧张,军里根本抽不出战斗部队。吴军长想都没想,转头向警卫营长下令:留下一个排守电台,去把女兵救回来!

警卫营是42军最后的预备队,4个连清一色棒小伙儿,军政素质绝佳,不到万不得已,吴军长绝不会动用他们,现在为了营救女兵,豁出去了。

文工团最后的下落是怎么样的(文工团解散是几几年)插图3

吴军长又问炮团刘参谋长,你们还有多少炮弹?听说还有几十发,马上对警卫营长说,行动的时候直接与炮兵联系,砸锅卖铁,反正你要把人给救回来!

军长都说出“砸锅卖铁”了,警卫营长当然知道这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意思,领着战士直奔女兵被袭击的地点。可还是晚了一步,女兵和敌人早就没有踪影,显然这股敌人押着俘虏回去了。

另一边,刘参谋长亲自带着一个榴弹炮连悄悄摸到前沿,把六门炮严密伪装好。没办法,谁让我们大炮的射程太短,只能大炮上刺刀,距离敌人越近越好。

文工团最后的下落是怎么样的(文工团解散是几几年)插图4

说起来,这六门炮还是解放战争时缴获的美制75毫米榴弹炮,可比起对面美军的大炮来,还差得远呢。武器不行,咱就跟敌人比战术,比吃苦精神,只要有炮弹,志愿军炮兵从来没有怂过。

按照现代理论,最佳救援时机是黄金24小时,再晚的话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变数。70多年前的志愿军战士虽然没听说过这个理论,却肯定清楚什么叫夜长了梦多。

炮团刘参谋长进入阵地不到一小时,便收到警卫营长的信号,向某某方位打一排炮弹。虽然不明白意图,但炮兵仍然忠实地执行了命令,一排炮弹打出去,那个地方似乎不是敌人阵地,炮弹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文工团最后的下落是怎么样的(文工团解散是几几年)插图5

刘参谋长后来才得知,这排炮弹完全是瞎打,只是为了掩护警卫营的行动。被俘女兵的线索断了以后,警卫营长这个急啊,马上带人向前方搜索。营救女兵自然是越快越好,如果天黑前还没有救回来,后果不堪设想,军长绝不会允许把行动拖到对志愿军更有利的黑夜。

志愿军的老习惯是抓舌头来问一下,可就算抓回来一大把舌头,如果不知道女兵的下落也没用啊。正当大家着急上火的时候,不愧是长年跟着吴军长的警卫营长,脑子好心眼活,很快有了主意。

抓别的舌头不一定管用,要抓就抓通信兵。通信兵整天守在无线电旁,下面各单位在步话机里说点什么,他们都能听见,往往比指挥官还要了解战场情况。而美军步话机装备到排一级,外出执行任务的小分队肯定也有步话机。

文工团最后的下落是怎么样的(文工团解散是几几年)插图6

警卫营很快找到敌人的电话线,然后让炮兵随便打几炮,趁着炮声切断电话线,让敌人误以为是被炮弹打断的。这种事战场上司空见愤,不会引起敌人怀疑。

果然没一会儿,敌人就派两名通信兵过来查线,警卫营战士十个扑一个,三下五除二抓到了这两个俘虏。审讯的结果十分令人满意,确实有一支美军徒步侦察队在步话机里报告:抓到一批没有武装的女兵。

事实上,这支美军侦察队是走错了路,误打误撞闯入42军防区,抓到女兵后他们马上回撤,一边还在步话机里吹嘘,搞得全团都知道了,这两名通信兵当然包括在内。

“舌头”还说这支侦察队本来应该已经回到乘车地点,但不知为什么晚了。警卫营长知道原因,那些女兵又惊又累,怎么可能走得快呢?看来还有机会。

审问清楚美军侦察队的上车地点,警卫营没有半分钟迟疑立刻出发,只要在美军把女兵押上车之前截住他们,就能把她们救回来。警卫营战士们不顾连续行军的疲劳,在茂密的山林里全速奔跑起来。

文工团最后的下落是怎么样的(文工团解散是几几年)插图7

警卫营刚刚赶到目的地,正好看见美国兵两人抬一个,把女兵往卡车上扔,女兵们拼尽最后的力气在挣扎。那还等什么,抄家伙儿上啊,警卫营一阵猛打,消灭了这支美军,终于救下了被俘的女兵。

从女兵口中得知,一开始美军还算客气,还分给她们口香糖。女兵们故意拖拖拉拉,用各种理由慢慢走。这些美国兵发起火来殴打女兵,生拉硬拽把她们架到了公路上,这才延误了许多时间。

警卫营把女兵护送到炮团,让她们乘炮车撤往后方。短短几小时恶梦般的经历,有的女兵心理上遭受了极大磨难,大把大把地掉头发,让人看着直心疼。

从女兵被俘到成功营救,总共不到十个小时,警卫营没有砸锅卖铁,照样圆满完成了任务。整个过程就像电影一样充满戏剧性,随便哪个环节出错,都有可能导致任务失败。

文工团最后的下落是怎么样的(文工团解散是几几年)插图8

首先,女兵们被俘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想尽办法减慢美军的行进速度。因为她们知道这一带有自己人,发现情况一定会来救自己,更何况谁也不想当俘虏。

其次,吴军长当机立断派出最精干的警卫营。这种营救任务光靠勇敢是不够的,还要善于动脑筋,能够随机应变,独立解决难题。说实话,在这种敌我交错的战场上,把军警卫营派出去,吴军长确实冒了很大的风险。

第三,警卫营长的临机处理十分得当,对敌我双方的情况,包括指挥部的情况都十分了解,抓敌通信兵当舌头,一问就问出了关键性的情报,这才使营救任务顺利完成。

如果不是与军部打交道比较多的警卫营,换作一般战斗部队,恐怕不一定会马上想到这个主意。万一需要来回请示汇报,再等领导拍板,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文工团最后的下落是怎么样的(文工团解散是几几年)插图9

至于炮团的刘参谋长,本来只是来要炮弹的,结果赶上了这趟营救任务,还出了一把不小的力。炮兵虽然只打了六发炮弹,也没炸到什么东西,却是营救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

若是没有炮声掩护,敌人只要稍微警觉一点,派出来的可能就不是两名通信兵,而是整班整排的步兵了,那时候抓舌头可没这么容易和准确了。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没有刘参谋长的参与,这次营救志愿军女兵的战斗便不会被后人所知。女兵被俘只有几个小时,警卫营在营救过程中也没有损失,因此这次战斗没有留下记录,也是对女兵们的保护。

不管这么说,从这个战例可以看出,志愿军是一支战斗经验丰富、充满智慧和朝气的人民军队。42军在原四野中的排名并不算靠前,入朝参战前该军已有转业搞生产的计划,可即使如此,42军仍然打出了很多漂亮的战斗。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志愿军的很多战例都是不可思议的,尤其是一些小分队战斗,步兵战斗力绝对比得上后来某些国家所谓的“特种兵”。正因为如此,志愿军才能以极端劣势的装备打败火力强大到世界第一的美军。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