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于2022年7月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指出,我国(不包含港澳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相比我国十年前(2013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2.61年。这与我国居民在医疗、健康、养生方面具备了更高的思想认识,主动参与运动的居民比例大幅提升有关;也与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给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公共产业服务有关。尤其重要的是,新冠疫情期间我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也是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保持增长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平均寿命2022(2022世界卫生统计)插图

中国人平均寿命2022(2022世界卫生统计)插图1

医疗条件改善

中国人平均寿命2022(2022世界卫生统计)插图2

健康养生意识提高

中国人平均寿命2022(2022世界卫生统计)插图3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在全世界各地区中的排名情况如何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不包含港澳台)人均预期寿命在全世界各地区中排在第62位。值得注意的是,排名首位的是我国香港地区,2022年香港的人均预期寿命是85.29岁。据2021年《柳叶刀-公共卫生》刊发的《中国香港成为世界上最长寿地区的关键》一文指出,自2013年以来我国香港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一直位列全球第1。我国澳门地区则紧随日本之后,排在第3位,人均预期寿命是84.68岁。我国台湾地区排在第36位,人均预期寿命是81.04岁。

主要大国中,美国排在第81位,人均预期寿命是81.60岁。因其疫情防控不力,导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不升反降,创下了美国近25年来的新低。俄罗斯排在第120位,人均预期寿命是72.99岁。印度排在第144位,人均预期寿命是70.42岁。亚洲的日本排在第2位,人均预期寿命是85.03岁。韩国排在第11位,人均预期寿命是83.5岁。排名最后一位的是中非共和国,人均预期寿命为54.36岁。

中国人平均寿命2022(2022世界卫生统计)插图4

2022年全球各地人均预期寿命排行前100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人均预期寿命是个什么概念?人均预期寿命又称“生命期望值”,简单地讲,就是预测某个年份出生的人今后的平均寿命。也就是说人均预期寿命是有出生时间限定的。例如,2022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7.93岁,是指我国在2022年这一年内出生的人将来预期平均可以活到77.93岁;如果是我国2013年出生的人,其人均预期寿命则是75.32岁。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与其卫生条件改善、经济收入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的改善等情况相关。这些指标的正向变化,则人均预期寿命会增长,反之,人均预期寿命可能会下降。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