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可以为纳粹的敲响丧钟!
《喀秋莎》,二战时苏联经典歌曲,为纳粹把丧钟敲响!
答案在于人民,在于“喀秋莎”给了当时苏联红军战士心中的寄托,也抚慰了苏联人民的内心、温暖了冰冷的武器、激励着战斗的将士,乃至成为苏联红军战斗精神的象征。
这便是“喀秋莎”的历史形成,是苏联红军战士的精神信仰和不朽灵魂。
01.在《喀秋莎》的歌声里,希特勒自杀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战士将胜利的红旗插在了德国国会大厦的主楼圆顶上。红旗舒展,随风漫卷,战士们心情欢愉,浑身上下都在胜利里喜悦里欢腾。在红旗的飘动里,苏联红军组织战士们合唱起了激情合唱起了《喀秋莎》。领唱的是苏联知名民谣歌手丽基雅·鲁斯兰诺娃。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从1939年,丽基雅·鲁斯兰诺娃首唱《喀秋莎》到现在已经整整年时间了,在战士们的心中她就是“喀秋莎”,拉琴的战士神情凝重、目光专注地看着她,她展开双臂膀,轻扬面颊,让舒展与幸福的笑容洋溢在了脸上。
这个笑容,一直被“喀秋莎”装在内心,从内心到脸上,丽基雅·鲁斯兰诺娃用了6年时间,与这6年时间相伴的是,无数反抗法西斯战士的无数牺牲,美丽的“喀秋莎”——她——终于笑了,让战士们胜利的泪水放大了她笑容的模样,像海不扬波,被凝固起来,成了静静地欣赏,并被内心永久地珍藏。
“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阿道夫·希特勒,纳粹德国元首、总理,纳粹党党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正是在这歌声里、在1945年4月30日这天,终结了自己罪恶的生命——4月30日,苏联红军经过激战,终于攻占了国会大厦。此时,希特勒的总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内。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开枪自杀。
02.“喀秋莎”也是一种火箭炮,让敌人闻风丧胆
1945年4月21日,苏联红军第一颗炮弹落在位于赫尔曼广场的柏林中心商业区,随后,炮弹一发接一发,以钢铁的姿态砸向纳粹德国的心脏,并在那里以硝烟的姿态开花。
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菩提树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会处,当时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在国会大厦受到攻击的时间,勃兰登堡门的一个檐口被击落,普鲁士王国时期巴洛克建筑的代表夏洛腾堡宫燃起熊熊大火。
在钢铁与火药开花的瞬间,柏林市中心东倒西歪,一片慌乱,每隔5秒,就有一发炮弹落到威廉皇帝大街上的中央政府办公区,到处都是碎石瓦砾凌空乱飞,只有在发动机内燃烧才能正常行驶的汽车,突然被从外部炸燃,街上布满了尸体与伤员……尽管如此,希特勒仍然负隅顽抗,向周围的人表示:自己将留守柏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德寇遭到致命打击。从此,苏联红军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了战略反攻,迫使希特勒转入战略防御。1944年,苏联红军对德寇发动了10次歼灭性打击,苏联红军开始越境作战。1945年初,苏联红军又发动了几次战役,打到德国边境奥得河与尼斯河一线。
希特勒在柏林方向集中了百万兵力,数千架飞机和大量坦克,从奥得河到柏林110公里纵深,构筑了由八道防线组成的现代化防御体系。但是,这一切都挡不住苏联红军排山倒海般的凌厉攻势。1945年4月16日早晨5时整,苏联红军开始攻克柏林战役。
数千架飞机、数万门大炮、火箭炮发起猛攻,只用30分钟的轰击,就压制住了敌人的火力。在敌军阵地像死一般的沉寂里,苏联红军唱着《喀秋莎》冲入敌阵,18日,突破通往柏林的三道防线;19日,红军强渡奥得河和尼斯河,占领了泽劳弗高地……与这些英勇的战士相伴的除了《喀秋莎》歌曲,还有“喀秋莎”火箭炮。
21日,苏联红军突入柏林市区,巷战开始,德军藏在楼宇中,投掷下来手榴弹,一声声爆炸响起,苏联红军战士一排排倒下,伤亡惨重,却不见德军踪影。无奈之下,苏联红军调来“喀秋莎”火箭炮,直接摧毁每一个可疑的据点。接着是坦克直瞄炮击可疑的建筑和工事,以及步兵火焰喷射器、反坦克枪清扫每一个地下掩体。十天的战斗让发动战争的纳粹真正品尝到了战争的恐怖,直至德国国会大厦前的《喀秋莎》合唱响起。
歌声、炮声让德军闻风丧胆,都是英雄的“喀秋莎”。喀秋莎火箭炮,即BM-13型火箭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研制装备的一型轮式车载火箭炮。采用载重卡车为底盘,安装8个导轨式发射架构成移动式火箭炮发射系统,可挂载16枚M-13型固体燃料火箭弹,战斗射程达8500米,最大行程385千米。
1941年6月21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前夜,在BМ-13火箭炮的定型测试尚未全部完成时,苏联政府作出决定,全力生产BМ-13火箭炮及М-13火箭弹。6月28日,苏军决定组建一个BМ-13特别独立火箭炮连。由于保密,未公开火箭炮正式名称型号,但是炮架上有一个К字(共产国际工厂的第一个字母),苏军战士便称其为喀秋莎(Катюша) 。
1941年6月30日,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开始批量生产BМ-13火箭炮,并大规模装备部队。在整个二战期间,总共装备6800门。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战效果突出而名扬天下。
柔情无限的歌曲与威力无比的火炮,就这样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喀秋莎。它们就像苏联红军战士火热的内心可以温暖冰冷的武器,为纳粹敲响了丧钟。从一个美丽无比的姑娘到一门威力强大的火箭炮,再到姑娘与火箭炮的同时存在,喀秋莎给了当时苏联红军战士心中的寄托,也抚慰了苏联人民的内心、温暖了冰冷的武器、激励着战斗的将士,乃至成为苏联红军战斗精神的象征,成了苏联红军战士的精神信仰和不朽灵魂。
03.最早的“喀秋莎”源于“张鼓峰事件”
最早的“喀秋莎”源于张鼓峰地区。张鼓峰事件亦称“哈桑湖事件”。1938年7月苏军在张鼓峰及其以北沙草峰构筑工事,当月29日,日本出动其驻朝鲜的军队和关东军发起攻击,一度占领该地区。8月初苏军反击,在图们江和哈桑湖地区南、北夹击日军,激战数日,日军惨败,苏军夺回张鼓峰地区。日本政府遂要求停火,12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这场战役,日军参战总人数近7000人、火炮37门。苏军则于在8月5日前,在战斗行动地域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支援苏军部队行动。战事以日军的失败告终,是对日本北犯苏联的计划的一次沉重打击。苏军趁机进占全部张鼓峰,将其划为“苏满(中)界山”,并将其在洋馆坪一带的控制区推进到图们江边,仅给中国居民留出一条通往防川的狭窄“通道”。
张鼓峰事件发生时,正值张鼓峰地区的夏秋季节,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就是从这里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写出了诗歌《喀秋莎》。苏联著名作曲家勃兰切尔看到这首诗歌后,马上便把它谱成了歌曲。歌词写的是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谱曲时间是在1939年。
然而,《喀秋莎》当时并没有流行,两年后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才其它脱颖而出。战火的洗礼赋予了歌曲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了一起。伴着浓浓的战争硝烟,《喀秋莎》顺着战壕一路飞扬,坚定了无数苏联儿女抗击德意志法西斯侵略者的决心,并鼓舞了他们的士气。战后,苏联为了表彰《喀秋莎》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专门为它建立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的战争史和音乐史上的首例。
04.在《喀秋莎》的歌声里,真有个美丽的姑娘
伊萨科夫斯基写的“喀秋莎”出于文学创作的虚构,后来与歌声相伴的历史,让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群有血有肉的姑娘——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女学生。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集结了190个师共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在侵略者的闪击里,苏联猝不及防,几乎命悬一线。1941年7月的一天,莫斯科城下,新编的苏联红军近卫军第三师即将开赴第聂伯河前线。近卫军第三师的士兵们大多是一些被临时动员穿上军装的青年学生,由于战事紧张,他们中间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有来得及向家人告别,为他们前来送行的除了莫斯科的市民,还有一些学校的女生。
空气凝重、悲伤、沉闷,忽然,人群中传来一位姑娘歌唱《喀秋莎》的声音,是前来列队送行的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一名女学生,在她的带动下,工业学校的女学生们以及所有送行的人群也都跟着唱了起来:“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就这样,一首爱情的歌曲成了一首忧伤的送别歌,近卫军第三师的士兵们禁不住停了下来,泪流满面地向率先唱歌的姑娘、工业学校的学生以及所有的送行的人群敬礼,而后悲壮地奔赴前线。所以,如果在《喀秋莎》的歌声里,真有一个美丽的姑娘,那就是这位率先歌唱的姑娘,那时急匆匆赶往战场的苏联红军战士们大多很年轻,都没有谈过恋爱,可她一直是他们心中的“恋人”。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
第聂伯河源出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麓,向南流经白俄罗斯、乌克兰,注入黑海。全长2200千米。沿岸重要城市有基辅、第聂伯罗彼德罗夫斯克等。人们习惯将第聂伯河划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上第聂伯河是从河源至乌克兰境内的基辅,下第聂伯河是从基辅至河口。
走向第聂伯河前线的近卫军第三师大部分士兵都是第一次听到《喀秋莎》,简单激昂却又不失缠绵的曲调,让他们的心中都有了一个魂绕梦牵的“喀秋莎”。但两周之后,他们却在艰苦的第聂伯河阻击战中几乎全部阵亡。
在当年的交战中,近卫军第三师的士兵们高唱着《喀秋莎》,一次次冲向人员与装备都强过自己的敌人,让敌人胆战心惊。正是他们给了敌人最精锐的装甲部队狠狠地迎头一棒,拖住了敌人的进攻步伐,为苏联红军组建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从听到《喀秋莎》开始,他们的生命仅仅存活了不足一个月的时间。烈士不死,《喀秋莎》从此流行。
05.在“喀秋莎”传播的过程中,还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流行起来的《喀秋莎》很快成了苏联人民与苏联红军心中的战歌,但在传播的过程中,还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有一次,苏联红军一个在前线的连队意外听到从德军阵地传出了他们熟悉并热爱的《喀秋莎》的旋律,刚开始时,这个连队以为是苏联红军夺取了德军阵地,是自己人在唱,但当连长从望远镜里看到一伙德军正围着一架留声机,忘情地欣赏《喀秋莎》时,顿时怒不可遏了起来,战士们也被激怒了。
就这样,连队没有请示上级直接下令进攻德军阵地,结果是他们以伤亡8人的代价消灭了留声机旁边的德军。战后,连长受到了上级的处分,但他却说:“我们的喀秋莎,决不容许被一群法西斯豺狼包围蹂躏,这是任何一个红军战士都不能容忍的!”
06.热爱和平的人们都应该记住“喀秋莎”,她也是中国的
1941年11月初,正值莫斯科会战的关键时刻。180万德军、1700辆坦克、1390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德军坦克距莫斯科只有25公里。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铁血的斯大林毅然决定:阅兵。时间就在传统的十月革命节。11月7日,苏联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数十万红军官兵走过主席台接受斯大林等苏联党政领导人的检阅。
如今,红场大阅兵一般指俄罗斯在5月9日和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仪式。其中5月9日是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而11月7日则是纪念1941年11月7日的红场阅兵。因为我国与俄罗斯是友好邻邦,也是反法西斯战争的盟友,所以近年的红场阅兵也会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身影。
《喀秋莎》不仅成为红场阅兵开始前后,高音喇叭中随时和反复播放的歌曲,更是胜利日晚会必唱歌曲,同时也是胜利日前后,俄罗斯各兵种、军种以及各种伟大卫国战争老兵聚会和联欢,台上台下必唱歌曲。2015年,由102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以飒爽英姿亮相莫斯科纪念卫国战争70周年阅兵活动,惊艳全场,更引起各国网友热议:中国军人太帅了!这是中国首次派出仪仗方队参加红场阅兵,伴着《喀秋莎》乐曲,他们军容严整,士气高昂,步伐坚定有力,走出了军威,彰显了国威。
在俄罗斯人民心中,“喀秋莎”被升华为苏联母亲般的国土,呼唤着战士们去保卫、去战斗,最终成为了苏联乃至俄罗斯的一个代表符号,享誉国际。“喀秋莎”代表着正义、希望、光明、英勇、必胜的信念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对中国来说,也有着非凡的意义,也是中俄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友谊见证。而作为火炮的“喀秋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曾发挥过其强大威力:
在著名的上甘岭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21师209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火箭弹齐发,拖着红色的尾巴,呼啸着掠空而过,映红甘岭上云层的同时,也让美韩军阵地变成一片火海,成了朝鲜战场上美韩军队的噩梦……如今,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负一层武器展厅里,还有一辆绿色的吉斯151运载车静静矗立着,车顶架设的滑轨上挂载着数枚火箭弹。它就是“喀秋莎”火箭炮,是承载着血与火、胜利与荣耀,帮助中国人民志愿军用以米加步枪,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功勋兵器。
歌声里的“喀秋莎”是美丽的、善良的,火箭炮的“喀秋莎”是强大的、威猛的,它们都是正义的、美好的,为了和平的。在歌声中、炮声里,人们面对死亡,有过牺牲,但从来都没有退缩过,并最终取得辉煌的胜利。因此,“喀秋莎”不仅是苏联、俄罗斯的,她也是中国的、世界的,是属于心存正义、热爱和平的所有的人们的。
结束语
希特勒自杀前,让自己的妻子吞下毒药。两人的尸体被侍从用军毯包上,抬至总理府的花园里,浇上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骨灰被埋进一个炮弹坑。这也许就是纳粹与喀秋莎的最大不同了,纳粹在祸害世界的同时,临死前,连自己“爱”过的人也不放过,而喀秋莎可以为纳粹敲响丧钟,可以把心中对家乡、对恋人的小爱变成为国为民的大爱,并在英勇无比的抗争和前仆后继的牺牲里,消除罪恶,让世界沉浸在和平的阳光里,人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