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在北京正式发布,对“十二五”中期(即2011—2012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

所谓“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省(市、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对市场的争夺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带动力,其评价体系共分为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

该蓝皮书对“十二五”中期(即2011~2012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结果显示,2012年,江苏、广东、北京三省市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

据悉,该蓝皮书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顺应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进一步充实完善构建了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从2014年开始,《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授权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的优秀皮书。

31个省市区中21个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上升

从2011-2012年各省、市、区综合竞争力得分升降来看,全国31个省、市、区中有21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出现上升趋势,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西藏,增加了2.49分,其次是甘肃省增加了2.45分,山东省、四川省、安徽省、吉林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都增加了1分以上,但有10个省份的得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降了1.19分。

从全国平均分值来看,2012年为38.13分,比2011年增加了0.55分,上升幅度较大。总体来说,“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震荡影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复苏势头。

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区经济竞争力处于上游区(1-10位)的依次是: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福建省、四川省。

排在中游区(11-20位)的依次为河南、湖北、安徽、湖南、吉林、河北、内蒙古、重庆、陕西、黑龙江;

处于下游区(21-31位)的依次为江西、海南、山西、新疆、广西、贵州、宁夏、青海、云南、甘肃、西藏。

在迄今8次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江苏首次超过广东,排名第一;福建省排名与上期持平,保持在第九位。特别是,在二级指标的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排名中,福建与海南、黑龙江排名前三,体现了环境优势。

此次发布的蓝皮书是第八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由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研究。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