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拥有337个城市,包括直辖市和地级市。在我们的印象中,城市有大小之分,也会分为一二三四五线,但每个城市的具体排名是怎么样的呢?
衡量一个城市的排名,除了看GDP外,还有其他很多因素,比如商业资源,交通,文化等等方面,不是简单地以GDP来划分。为此,第一财经从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化、未来可塑性这5个维度,将全国337个城市划分为五个等级。
近日,《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新的排名出炉了,一线城市依旧是4个,分别是“上北深广”,新一线城市有15个,二线城市30个,三线城市为70个,四线城市是90个,五线城市是128个。
中国一线城市只有4个,地位非常牢固,2021年的排名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它们的GDP排名一样。对比2020年,深圳和广州的位置互换了一下。
新一线城市有15个,2021年排名为成都、杭州(升1名)、重庆(降1名)、西安(升1名)、苏州(升2名)、武汉(降2名)、南京(升1名)、天津(降2名)、郑州、长沙、东莞、佛山(升3名)、宁波(新进)、青岛(降1名)、沈阳(降3名)。
从榜单来看,对比2020年,只有成都、郑州、长沙、东莞四个城市位置没变。升幅最大的应该是宁波,直接从二线城市进入到新一线,而去年排第14名的合肥,下降到二线城市之列。
成都2020年GDP排全国第七,除了4个一线城市,还落后于重庆、苏州,但它却稳坐新一线城市第一的位置,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成都多年来都位居宜居城市第一,生活环境好,生活方式多样化,商业环境也很不错,所以能够位列第一也是正常的。
宁波和合肥对比,GDP排名上,宁波排第12,合肥排第20;行政级别上,合肥虽然是省会,但级别还不如宁波,宁波是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佛山表现不错,上升了3个名次,背靠广州,佛山GDP也突破了1万亿,加上广佛同城化,带来了很多优势。沈阳作为东北的代表城市,其新一线城市地位岌岌可危。
这15个新一线城市,在2020年的GDP排名,最高的是重庆,排全国第五,最低的是沈阳,排到第33名,还不如大连、长春。
二线城市有30个,排名第一的是从新一线城市滑落下来的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容易被忽略,但在过去10年,它的GDP增幅高达563%,高居全国第一,发展非常迅猛。此外,无锡、昆明都曾入围过新一线城市,实力也很强劲,还有大连、福州等潜力选手。
按地域来划分,二线城市中,浙江有5个,江苏4个,山东4个,福建3个,广东3个,其他基本都是各个省的省会。能进入二线城市的,基本都是东部的经济强市,以及中西部的省会城市。
三线城市有70个,排名第一的是河北廊坊,其GDP在全国排第75名,算是比较靠后了,可能是因为它紧挨着北京和天津,所以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三线城市中,GDP最高的是河北唐山,排在全国第28名,超过了新一线城市沈阳,以及大连、温州、昆明等很多二线城市。
三线城市中有3个自治区首府,分别是新疆的乌鲁木齐,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宁夏的银川。其他基本都是各个省的经济强市。
四线城市有90个,主要以中西部的城市为主,青海西宁,西藏拉萨也在其中。这些城市基本都是在各个省内经济比较靠后的,比如江西的吉安、抚州,四川的南充、德阳。
五线城市有128个,这些城市要么是地理位置偏远,像新疆、西藏的很多城市;要么就是城市规模小,比如江西新余,城市规模很小,经济体量不大,但实际上人均GDP很高,所以,成为了五线城市,并不代表着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