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生日:1907年5月12日 国籍:美国

 好莱坞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女明星排行榜 凯瑟琳·赫本

在好莱坞的历史上,有两个赫赫有名的赫本:一个是奥黛丽·赫本,一个凯瑟琳·赫本。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凯瑟琳·赫本也许是好莱坞获得奥斯卡奖次数最多的一位女明星。 身高1.73米,高高的颧骨、满脸的雀斑、刚毅的下巴、清瘦的身躯,热情、执着、急躁、勤劳、独立,喜爱骑车、打网球、缝衣服、编织圣诞花环,她最遗憾的事是没能扮演郝思嘉。

凯瑟琳·赫本1907年5月12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名争取妇女参政权力运动者。赫本与同年龄的女孩相比变得非常害羞,即使在家里也显得非常书卷气。赫本考入布瑞迈沃学院之后,开始立志做一名演员,在大学期间演了不少戏。 毕业后,她开始在百老汇和其它地方得到一些小角色饰演,她总能把角色演得很吸引人,特别是在《哈特和波特夫人》中的表演。后来她以舞台剧《勇士丈夫》正式步入美国演艺界。接下来她开始出演电影,在影片《离婚证书》中,由于在片中的出色表演,她拿到了自己标出的片酬并且与RKO公司签约。1932-1934两年间,她主演了五部电影。其中第三部影片《清晨的荣誉》荣获了奥斯卡金像奖。第四部影片《小女人》获得了当年最佳影片奖。这时关于她个人生活的报道和传闻也越来越多:在生活中举止傲慢,拒绝出演好莱坞的影片,穿着松松垮垮、而且不化妆,在照相机前不注意形象,拒绝记者采访…。而影迷们为她这种反传统的行为而喝彩。

 因此,1934年赫本返回百老汇,出演了舞台剧《湖》,那些鼓励她这一行动的批评家和观众们,第一批买了票,在看完之后又是第一批对这场戏和赫本进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赫本只得返回了好莱坞,可事情并没有好转。在1935年到1938年这期间,赫本只成功地主演了两部电影,《爱丽丝与亚当》并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踏上舞台之路》;而其它影片都是失败的作品。她的影片成了票房失败的标志。赫本于是又回到百老汇出演了舞台戏《费城故事》,可这一举动又宣告了破产。这时的赫本采取了切实和解救的措施,买下了她主演的舞台剧的电影制作权。这一举动果然奏效了,1940年根据赫本的同名舞台戏改编而制作的影片《费城故事》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赫本同时也第三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在接下来的影片《而立之年的女人》中,她开始与男影星斯宾塞·屈赛联手上戏,后来他俩合作了8部以上的影片,同时在戏外他俩也开始了长达25年的罗曼蒂克史。1951年,已步入中年的赫本以影片《非洲女王》第五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进入50年代,赫本塑造的角色多是具有显赫地位或特殊身份,并以此多次赢得了奥斯卡提名,这些影片包括《夏季》、《唤雨巫师》、《最后的夏季》。60年代,赫本出演的影片不多,因为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与屈赛的恋情之中。但是,赫本并没有放弃在演艺事业上的追求,她以影片《长夜旅行》为自己赢得了第九个奥斯卡提名。这之后赫本离开了影坛五年的时间,复出后她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猜猜谁来赴晚宴》,这也是赫本与屈赛合作的最后一部影片,屈赛在完成这部影片之后就去世了。《猜猜谁来赴晚宴》使赫本第十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并且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第二年赫本出演了影片《冬狮》,这使她第三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和第十一次获得提名。到了70年代,赫本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电视电影方面,但她还继续出演了几部影片,包括《公鸡考格本》和《金色池塘》。《金色池塘》使赫本最后一次(第十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同时也第四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1991年开始撰写个人传记《我》。赫本是20世纪美国电影最有力的见证人之一。

02. 贝蒂·戴维斯(Bette Davis)生日:1908年4月5日  国籍:美国

 好莱坞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女明星排行榜 贝蒂·戴维斯 Bette Davis 贝蒂·戴维丝(Bette Davis),原名鲁思·伊丽莎白·戴维丝(Ruth Elizabeth Davis),1908年4月5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洛厄尔。还在年幼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她最初的兴趣在舞蹈上,中学第一年,她放弃舞蹈,转向学习表演。在约翰·默里·安德逊的表演学校学习一阵子后,她在百老汇以外的地方参加了《The Earth Between》的演出。1929年,她第一次在百老汇登台表演,参加《打碎的盘子》(Broken Dishes)的演出。30年代后期,因为和环球电影公司签了一份为期6个月的合同,她开始前往好莱坞闯荡。贝蒂第一次到洛杉矶,环球电影公司派人前往火车站接她。但负责接她的公司代表最后一人回到公司,因为他找不到任何一个看起来象电影明星的女子。1932年,贝蒂和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签了一个为期7年的协议。1935年和1938年,她分别以《女人·女人》(Dangerous)和《红衫泪痕》(Jezebel)两度封后奥斯卡,期间,她曾努力解除和华纳兄弟签署的协议,以失败告终。之后,她又先后获得8项奥斯卡提名,其中一次提名是因为在《慧星美人》(All About Eve)中成功塑造了玛戈·钱宁这一角色。虽然最终并未捧得奥斯卡小金人,但她凭此片获得了纽约影评人颁发的最佳女主角奖。贝蒂最为卖座的电影都在30和40年代完成拍摄。1953年到1962年的10年间,她参加拍摄的影片,没有不赔钱的。1962年拍摄的《神童简怎么了》(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一片,让她重新找回昔日当明星的感觉,也使她赢得一批新的观众。1977年,美国电影学会(AFI)授予她终身成就奖。1979年,凭《Strangers: The Story of a Mother and Daughter》获得艾美最佳女演员奖。1982年,从康涅狄格搬到洛杉矶去住,参加了电视系列剧《Hotel》的拍摄,但因生病中途退出,被安妮·巴克斯特取代。

贝蒂一生结过4次婚,其中最长的一次婚姻维持了10年。总共养育了3个孩子,其中一个严重痴呆。1985年,她女儿芭芭拉·戴维斯·海曼出了一本名为《My Mother's Keeper》的书,对她进行诽谤,揭她的短。1989年10月6日,贝蒂因病在法国辞世。她的很多影迷不愿相信她真的已经走了。

 03.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生日:1929年5月4日9  出生地:比利时布鲁塞尔

好莱坞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女明星排行榜 奥黛丽·赫本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小便表现出对音乐舞蹈的浓厚兴趣。当沉浸于成为一各芭蕾舞艺术家的梦想之时,二战爆发,家园和艺术学院先后被毁,令她自觉前途越来越暗淡.1948年,赫本与母亲(父母于1938年离异)迁至英国伦敦,进入著名的Marie Rambert`s学校学习芭蕾舞,并开始在一些音乐剧担任角色。1951年,赫本在意大利演出,坐在台下的法国著名女作家高莱特夫人一眼便认定她是自己作品《金粉世界》中“姬姬”一角的化身,便邀请她到纽约好莱坞出演这个角色,这令赫本在好莱坞一举成名,并为她开启了美国之门。1953年她轻松通过了由威廉惠勒导演的《罗马假日》的试镜,并与好莱坞名影星格利高里·派克一起主演了这部影片。该片风靡世界,她扮演的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一头黑色短发,外貌优美脱俗,体态轻盈苗条,在金发性感女郎风行的年代,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赫本不仅俘虏全世界亿万青少年的心,同时连评论家们也都不知不觉被她吸引,该片令她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与此同时她还因在百老汇戏剧《翁丹》中的表演荣获托尼奖。从50年代到60年代,赫本完成自身的转型,结束了她幻想的纯洁世界生活阶段,逐渐从虚幻世界走到了现实生活中。1954年9月,赫本与美国著名男演员Mel Ferrer结婚。在事业上,她开始尝试饰演不同类型的角色。她主演了许多影片,如《战争与和平》(1956年)、《甜妞儿》(1957年)、《黄昏之恋》(1957年)、《绿厦》(1957年)、《孩子们的时刻》(1962年)、《谜中谜》(1963年)《巴黎假期》(1964年)、《窈窕淑女》(1964年),其中那些仪态万方、典雅淳厚的女性形象,给人印象最为深刻。

赫本是美国好莱坞以演技卓越、艺术生命长久而著称的女演员。1928年以后作为职业戏剧演员,很快在百老汇成为名角。接着她又塑造了许多生机勃勃、迷人自信富于幽默感的女性形象,如影片《惊才绝艳》(1932年,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小妇人》(1934年,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艾丽丝·亚当斯》(1935年)、《苏格兰的玛丽》(1936年)、《抚育婴儿》(1938年)、《假日》(1938年)、《费城故事》(1940年)等等。她的表演质朴而富于激情。在她主演的影片《萨布瑞娜》(1954年)、《修女的故事》(1959年)、《蒂法尼的早餐》(1961年)和《等到天黑》(1967年)中,赫本表现出色,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提名。60年代后期她曾长期息影,复出后又拍摄了《罗宾和玛丽安》(1976年)、《血统》(1979年)、《总是如此》等影片。

晚年的赫本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多次赴非洲开展慈善与救助活动,她不但以其光彩的银幕形象,也以其高尚的情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与爱戴。1993年1月20日逝世。

04. 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生日:1915年8月29

好莱坞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女明星排行榜 英格丽·褒曼

1915年,斯德哥尔摩,弗利德和加斯特斯-褒曼夫妇张开双臂,迎接他们美丽的女儿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给她起名英格丽-褒曼,与时年2岁的瑞典公主同名。加斯特斯是名摄影师,家里有许多照相机,他教家人如何在镜头面前轻松自如。1918年妻子因突发的胃病去世。失去母亲的英格丽变得沉默寡言。12岁的时候,父亲又告别了人世,年幼的她只有在亲戚的抚养下长大。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对表演的浓厚兴趣,常常一个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她自己也承认:“小时候我是个非常忧郁孤独的小姑娘。我太腼腆了,很少和人交往。我经常幻想出一些可以跟我说话的人物,这些幻想中的人物在我身边,我跟他们谈心,他们照我希望的那样来回答我。就这样我成了演员,我甚至没有意识到我自己是在演戏。”英格丽说:“不是我选择了表演,是表演选择了我。”

她的第一次登台表演非常成功。那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一次圣诞节,褒曼看见让高年级同学演出的临时戏台,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一股表演的欲望涌上心头。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一步就窜上了戏台,站在那里,给同学们表演了她刚看过的话剧,还手舞足蹈一个人扮演了六七个角色。这就是小褒曼的第一次演出,也是很成功的一次演出,使周围的人重新认识了她,也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高中毕业后,英格丽考入瑞典皇家戏剧学院,为她的表演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期间便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1934年,褒曼在《门克桥的伯爵》一片中得到了第一个角色,接着又拍了四部电影,评论界给予她高度赞扬,“无人不被她的美丽和才华所折服”。华纳兄弟公司请罗纳德·里根和安·谢里丹在一部反映二战的影片中担任男女主角,影片的导演是迈克尔·柯第斯。由于剧本的问题,里根和谢里丹退出了剧组,替代他们的是褒曼和亨弗莱·鲍嘉。他们成功地刻画了发生在战争期间的动人故事。虽然剧本一改再改,但褒曼和鲍嘉的表演令世人难忘。那个曾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剧本成为好莱坞不朽的名片的蓝图。《卡萨布兰卡》获得三项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鲍嘉和褒曼的精湛表演奠定了影片成功的基础。这也成为褒曼事业上走向辉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44年,褒曼凭借《煤气灯下》(《郎心似铁》)获得了她演艺生涯里的第一个奥斯卡金像奖。而《美人计》、《圣女贞德》等影片也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1948年,英格丽褒曼观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特·罗塞里尼执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同胞》,被它们写实主义的风格所折服,主动写信给罗塞里尼要求与之一起拍片。罗塞里尼欣然接受。起先,他们只是合作伙伴,但渐渐萌生爱意成了情侣。当时,褒曼和彼得·林德斯特罗姆仍有婚姻关系,却替罗伯特·罗塞里尼生了个儿子令举世哗然。舆论指责:“银幕上的纯洁女神,现实中竟是一个抛夫弃子的风骚女人”,美国人心中所谓的“圣洁偶像”破碎了,媒体和公众对她辱骂唾弃。她被逐出了好莱坞。在与罗塞里尼生活的日子里,褒曼和他合作了数部影片。然而这些影片并不成功。而且由于人们对于褒曼“叛逆”行为的抵制,这些影片甚至未能与观众见面。艺术上的失败带来生活上的裂痕,褒曼渴望观众,而罗塞里尼却禁止褒曼拍其他导演的戏,他们的关系由此走到了尽头。这时褒曼已经为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付出了她7年的黄金时光。1957年,褒曼以《真假公主》中的杰出演技一举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这表明美国人最终原谅了她并不得不接纳这位真正的艺术家。虽然韶华不再,但褒曼依然兢兢业业地工作着。1974年,她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扮演一个小配角,演技再次赢得了人们的赞叹和肯定,她赢得了奥斯卡女配角奖

英格丽-褒曼发现自己患有癌症是在1973年11月。到1980年,褒曼已先后两次动了手术,割去了左右乳房。但两次手术并没有根除病灶,癌细胞已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时,她接受了从影以来最大的挑战:在一部电视系列片中饰演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她演的这个女人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妇,而且患着白血球过多症。这份工作对已经65岁的褒曼来说非常艰难。她的身体十分虚弱。一天紧张的拍摄结束后,回到住处,总是累得精疲力尽。但她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拍完了电视片。1982年8月29日,褒曼迎来了自己的第67个生日。这天早上,她感到十分不适,痛楚万分。她虽不知道癌细胞已扩散到了脊髓骨,但明白自己的生命已到尽头了。她的前夫拉斯和亲朋好友送来了一束束鲜花,祝贺这位瑞典籍的世界明星的诞辰。她强忍着剧痛,款待宾客,替他们斟满香槟,举杯共饮。不过,她再不能像过去那样一饮而尽了,她只是把酒杯同嘴唇“亲了亲”,便放下了。就在当晚,她离开了人间。

05. 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出生年:1905年 生日:9月18日  国籍:瑞典

 好莱坞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女明星排行榜 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  

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原名葛丽泰·洛维萨·格斯塔夫森,1905年9月18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4岁丧父,家境贫困,被迫辍学,为谋生计到一家百货商店工作。为百货商店所拍的广告短片引起喜剧导演埃立克·A·皮特斯勒注意,在《流浪汉彼得》(Luffarpetter)中出演了一个小角色。受到鼓舞后申请前往瑞典戏剧学校学习,学习期间拍了2部影片,虽然都是小角色,却是嘉宝电影事业的开始。后来,著名瑞典导演莫里兹·斯蒂勒(Mauritz Stiller)把她请出学校,担任《哥斯塔·柏林的故事》(Gosta Berlings Saga)女主演。拍摄完《没有欢乐的街》(Freudlose Gasse, Die)一片后,嘉宝和斯蒂勒双双被米高梅公司看中,开始前往好莱坞发展。嘉宝在好莱坞所拍的第一部影片是无声电影《激流》(The Torrent)。1930年所拍的《安娜·克里丝蒂》(Anna Christie),为她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提名。此后,嘉宝又拍了几部影片。她于1935年所拍的《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是她一生中演技发挥得最为充分的一部影片。1939年面世的《妮诺奇嘉》(Ninotchka),让观众看到了嘉宝幽默搞笑的一面。2年后,嘉宝完成喜剧片《双面人》(Two-Faced Woman)的拍摄后, 在事业达到顶峰时候永远离开了影坛。据她自己称,二战永远改变了世界,因此她决定退休。此后,嘉宝移民纽约,深居简出,种菜养花,平安地度过余生。1990年4月15日无疾而终,享年84岁。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