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科睿唯安联合发布了2019长三角创新机构百强,该榜单主要从发明总量、专利授权率、专利全球化、专利施引数量、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等5个维度,采集近31.7万条专利数据,结合专家意见进行研判分析。
所在地区 机构类别 机构名称 所属梯级 上海市 高等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梯级 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同济大学 梯级 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复旦大学 梯级 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华东理工大学 梯级 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东华大学 梯级 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梯级 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梯级 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梯级 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梯级 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梯级 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梯级 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东南大学 梯级 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中国矿业大学 梯级 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京大学 梯级 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江苏大学 梯级 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江南大学 梯级 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河海大学 梯级 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梯级 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江苏科技大学 梯级 I 江苏省 科研院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梯级 I 江苏省 科研院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梯级 I 浙江省 高等院校 浙江大学 梯级 I 浙江省 高等院校 浙江农林大学 梯级 I 浙江省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梯级 I 安徽省 高等院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梯级 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上海大学 梯级 I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上海师范大学 梯级 I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 梯级 I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梯级 I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梯级 I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梯级 I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京工业大学 梯级 I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苏州大学 梯级 I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京工程学院 梯级 I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京理工大学 梯级 I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常州工学院 梯级 I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常州大学 梯级 I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京邮电大学 梯级 II 江苏省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梯级 II 江苏省 科研院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梯级 II 江苏省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梯级 II 浙江省 科研院所 浙江工业大学 梯级 II 浙江省 科研院所 浙江工商大学 梯级 II 浙江省 科研院所 浙江理工大学 梯级 II 浙江省 科研院所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梯级 II 浙江省 科研院所 杭州师范大学 梯级 II 浙江省 高等院校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梯级 II 安徽省 科研院所 合肥工业大学 梯级 II 安徽省 高等院校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梯级 II 安徽省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梯级 I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上海海事大学 梯级 II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 梯级 II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上海理工大学 梯级 II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上海中医药大学 梯级 II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梯级 II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梯级 II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梯级 II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梯级 III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梯级 II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京农业大学 梯级 II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京师范大学 梯级 II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京林业大学 梯级 III 江苏省 高等院校 中国药科大学 梯级 III 江苏省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梯级 III 江苏省 科研院所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梯级 III 江苏省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梯级 III 江苏省 科研院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梯级 III 江苏省 科研院所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梯级 III 江苏省 科研院所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梯级 III 浙江省 高等院校 宁波大学 梯级 III 浙江省 高等院校 中国计量大学 梯级 III 浙江省 科研院所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梯级 III 浙江省 科研院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梯级 III 安徽省 高等院校 安徽工业大学 梯级 III 安徽省 科研院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梯级 III 上海市 高等院校 上海电力大学 梯级 IV 上海市 高等院校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梯级 IV 上海市 高等院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梯级 IV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梯级 IV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梯级 IV 上海市 科研院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梯级 IV 江苏省 高等院校 盐城工学院 梯级 IV 江苏省 高等院校 扬州大学 梯级 IV 江苏省 高等院校 苏州科技大学 梯级 IV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通大学 梯级 IV 江苏省 高等院校 江苏海洋大学 梯级 IV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梯级 IV 江苏省 高等院校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梯级 IV 江苏省 科研院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梯级 IV 江苏省 科研院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梯级 IV 浙江省 高等院校 宁波工程学院 梯级 IV 浙江省 高等院校 浙江师范大学 梯级 IV 浙江省 高等院校 嘉兴学院 梯级 IV 浙江省 高等院校 温州大学 梯级 IV 浙江省 高等院校 浙江科技学院 梯级 IV 浙江省 高等院校 浙江海洋大学 梯级 IV 浙江省 科研院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 梯级 IV 安徽省 高等院校 安徽大学 梯级 IV 安徽省 高等院校 安徽农业大学 梯级 IV 安徽省 高等院校 安徽理工大学 梯级 IV从2019长三角创新机构排行榜的主体类型看,百强机构中高等院校数量约占3/5,科研机构约占2/5。其中发明总量排名前十的机构均为大学,科研院所则在专利授权率、全球化以及影响力方面的表现更为优异。国家级高校院所创新优势更加凸显,在第一梯级的25家机构中,国家级机构占22席。
长三角机构创新100强名单里,上海机构有32家,第一梯级25家机构中,上海有11家,占比最高;江苏机构总数最多,达到39家,浙江机构有20家,安徽机构有9家。上海第一梯级机构的数量居首位,在全球化、影响力等指标上表现突出,在重点行业领域具有较强的集聚度,区位发展综合优势突出;江苏各梯级机构数量分布均衡,区域集聚度有待提升;浙江在机构发明总量上占据优势,在专用设备、计算机领域表现突出;安徽省虽然总量不高,但在一些主导方向上特色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