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重庆许多地区已经染上一层暑气,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黑山谷风景区内却清凉宜人,游客络绎不绝。

这座山清水秀的美丽小城,过去曾是赫赫有名的“西南煤都”。从因煤矿资源丰富而兴,到因煤矿采掘枯竭而困,万盛经开区需要做的是探索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近几年,万盛经开区以工业强区、全域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为抓手,实现了从“地下”到“地上”,从“煤区”到“景区”,从“黑色”到“绿色”的蝶变,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与日俱增。

万盛经开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去“黑”转“绿”

“地下”变“地上”:多元支撑优化产业结构

在平山产业园区鱼田堡高新技术产业园里,万盛经开区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合作共建的万盛5G天馈线检测实验室矗立其间。踏进实验室,布满锥形吸波材料的远场暗室内,无声的检测正在进行。

通俗地说,“天馈线”就是天线和馈线,二者共同为移动设备终端提供信号覆盖,为手机实现各项通信功能提供基础保障,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

万盛5G天馈线检测实验室于2019年11月正式投用,专门为企业研发生产天馈线提供质量把关,目前是全国最大的民用第三方天馈线检测机构,其平台优势对万盛经开区打造天馈线产业集群、发展信息通信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万盛经开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去“黑”转“绿”

像这样“高大上”的实验室,鱼田堡高新技术产业园中还有许多。漫步在产业园内,极目之处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和鳞次栉比的标准化厂房,各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忙着生产。这片高新产业的热土,早已不见曾经鱼田堡矿区的模样。

从“地下”转到“地上”,万盛经开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打底,不断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替代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全方位推动地区产业多元化转变。

目前,全区已逐步构建起以新能源(储能)产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3”产业集群,一大批优势骨干企业在此聚集。

“一煤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渐渐改变,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愈发宽阔。万盛经开区煤炭采掘业在鼎盛时期曾占全区GDP的72%左右,当前已经清零;202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55.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31.8%。

“今年,我们将以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十四五”期间,万盛经开区将继续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形成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煤区”变“景区”:提档升级吸引八方来客

“好像真的睡进了杉树林,很有氛围感。”周末来黑山谷景区游玩的曹女士对入住的民宿很是满意。位于黑山镇北门村的柳杉间民宿曾是一座闲置老校舍,当地在保留原有的操场、黑板、柳杉树等元素的基础上,将其打造成精品民宿,受到众多年轻游客的追捧。

“几年前,黑山谷的旅游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配套齐全的精品类度假酒店不多。”黑山镇人大主席赵兴健说道。黑山镇通过积极引进社会资本、鼓励村民自营改造、村集体与企业合作经营等方式,盘活了民宿经济。截至去年,全镇已有营业民宿28家。

民宿经济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是万盛经开区全域旅游日渐繁荣的一部分。

10年前的万盛经开区已有石林、黑山谷、铜鼓滩漂流等景点,但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并未跟上,餐饮和住宿是令游客头疼的问题。同时,景区内相对缺乏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强的深度旅游项目。

而今,万盛经开区旅游的“打开方式”已然提档升级,从单一的旅游观光转向集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运动养生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旅游模式。

万盛经开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去“黑”转“绿”

在城区,旅游元素融入城市风貌,众多公园成为特色休闲景点;在城区周边,依托黑山谷、奥陶纪等精品景区,形成大黑山旅游精品带;在乡村,以青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丛林蘑菇总动员乐园、凉风“梦乡村”等项目为核心,形成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带……

截至目前,万盛经开区已建成特色旅游景区景点22个,形成精品旅游线路23条、乡村旅游线路12条、城市旅游线路3条、体育旅游线路6条、节会活动线路6条。

同时,万盛经开区还形成了以城区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为引领,万盛南(青年镇)旅游接待中心、万盛北(丛林镇)旅游接待中心为支撑,黑山旅游度假区、椅子台、青山湖、南桐镇旅游服务中心为支点,其他景区景点服务区为节点的旅游服务体系。

当下的万盛经开区,已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旅游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黑色”变“绿色”:生态建设还原山水本色

“真没想到,这块让我们闹心多年的荒地,现在成了我们的‘幸福园’。”让市民黄春兰欣喜的变化发生在万盛经开区盛兴公园。这个遍布蓝花楹、小叶榕、女贞树等植物,游廊步道纵横交织的公园,2019年前还是一块闲置用地。

“我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快产城景一体化融合化发展,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优化城市智能智管,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万盛经开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说道。

煤炭开采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万盛经开区过去面临着土地沉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煤矿采空形成沉陷区域达181平方公里,诱发形成地质灾害点121处,森林覆盖率不足47%。

万盛经开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去“黑”转“绿”

昨日“煤都”变身今日“生态绿城”,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

万盛经开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实施城区大规模绿化工程,河流、湖泊均建立“河(库)长”制,努力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

目前,万盛经开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3平方公里,造林育林24.8万亩,复垦复绿2.9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已达58.2%,成功创建市级山水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据悉,未来,万盛经开区还将让“山、水、田、林、城市”进一步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植物圈层多样性,彰显“山魂之雄”;推动河道景观提升,建立海绵城市体系,突出“水韵之灵”;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穿透式绿道系统,推进第五立面整治,守护“绿肺之厚”,凝聚城市精气神,彻底告别资源枯竭的历史,以宜居宜业宜游之貌面向世界。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