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它是天文学中最火的概念之一,因为它神秘莫测,科学家至今对它了解的仍然很少。

早在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就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场方程中推导出了黑洞的存在,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奇点处的密度更是无限大。黑洞这个名字是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取的。

直到几十年后的1970年,美国“自由”号人造卫星终于在天鹅座X-1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天体,最终确认这个天体就是黑洞,这是人类发现的第1个黑洞。

经过几十年的天文观测,科学家已经在宇宙中发现了很多黑洞。而且经过哈勃望远镜的长期观测发现,几乎每个星系中心都存在一个质量很大的黑洞,它们就是星系中的王。

那么宇宙中最大的黑洞究竟有多大呢?

在2019年4月份的时候,国际科学界相互合作,利用事件视界望远镜(ETH)成功拍摄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这个黑洞位于M87星系(室女座A星系)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65亿倍,事件视界直径为959.53亿千米。

这个位于M87星系的黑洞,真的很大,银河系中心的那个黑洞人马座A的质量虽是太阳的431万倍,可也只有它的千分之一。不过该黑洞并不是宇宙中质量最大的黑洞。

宇宙中已知最大的黑洞是Ton618,位于猎犬座。

Ton618形成于135亿年前,有专家推测,它可能是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第1个黑洞。

众所周知,黑洞几乎能够吞噬一切物质,并在吞噬的过程中不断地膨胀,质量越来越大。科学家推测,Ton618一开始可能并没有现在这么大。随着不断地吞噬周围的天体,现在它的视界直径为3840亿公里,质量大约是太阳的660亿倍,相当于大麦哲伦星系总质量的6.6倍。

Ton618距离地球104亿光年,由于光速的限制,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约是它104亿年前的样子,它现在究竟成长到多大,真的很难想象,恐怕它所在的星系内部的天体都已经被它吞噬殆尽了。

Ton618由于质量巨大,在它的周围形成了一个非常明亮的吸积盘,直径可能在一光年以上。吸积盘是由于物质受到引力作用向中心天体落下所形成的盘状结构。这些物质在坠入黑洞前,由于高速运动产生摩擦,能够产生比某些恒星内部还高的温度,释放出巨量的X射线、伽马射线、可见光等类型的电磁辐射,看起来非常明亮。Ton618吸积盘的亮度大约是银河系总亮度的上千倍,以至于在100多亿光年外,天文学家仍然能观测到它。

这种明亮的结构,在很远的距离上看起来类似恒星,所以也被叫作类星体。类星体通常是一类活跃星系核,核心都有巨型黑洞存在。

黑洞按照电荷、角动量这两个物理特性可以分为4大类:不旋转不带电的史瓦西黑洞、不旋转带电的RN黑洞、旋转不带电的克尔黑洞和旋转带电的KN黑洞(克尔-纽曼黑洞)。

如果按质量也可以分为3个级别,分别是质量在100万倍太阳质量以上的超大质量黑洞,这种黑洞只出现于星系中心,是星系的缔造者,成因不明;其次是质量大约介于100倍~100万倍太阳质量之间的中等质量黑洞;最后一种就是质量在3~100倍太阳质量之间的恒星级黑洞,这种黑洞是由大质量恒星衰老死亡后坍缩形成的,这种黑洞通过吞噬、合并就能形成中等质量黑洞。此外,科学家还猜测宇宙中可能存在量子级别的微型黑洞,不过这还只是理论猜测罢了,并未被证实。

上述的Ton618黑洞,就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黑洞能够吞噬一切物质,这并不意味着它的质量能够无限增长,因为宇宙间的各个星系离得都非常远,并且由于宇宙在加速膨胀,这些星系之间也在相互远离。因此,Ton618可能已经停止成长了,更不可能出现黑洞吞噬宇宙这种事情。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