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综合物流服务商,顺丰控股(002352)凭借先发优势与网络协同效应,目前已形成以时效快递为核心,快运、冷链、同城、供应链、国际等多元业务同步扩张的局面,并在多个细分赛道中保持领先竞争地位。

2022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下滑、国内疫情扰动的不利环境下,顺丰坚守初心,以“时效+服务”产品策略,助力企业共度疫情,穿越经济下行,成为疫情及经济下行周期最美的服务品牌。上半年业绩实现再创新高,其中国际业务已逐渐成为公司综合物流成长的新方向。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随着顺丰与嘉里进一步融合,国际业务空间将进一步打开。综合新业务业绩释放、产能爬坡效应叠加四网融通效果逐渐显现,顺丰业绩静待绽放。

行业逐步迎来拐点 顺丰上半年营收再创新高

物流需求规模稳步增长,行业持续向好。2022年上半年,全国物流需求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约16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1%。

“本轮疫情对需求增速的影响是短暂的,整体市场需求量依然保持强劲。”分析人士指出,本轮疫情影响的主要区域为深圳、上海、福建等东部沿海城市,作为全国物流需求核心区域,疫情影响的更多是需求履约时效而非需求本身,因此乐观预期,随着疫情逐步缓解,社会需求重新释放,下半年全社会物流需求规模增速将重回7%甚至创出更高增速。

来源:Wind

从社会物流景气指数可以印证行业已经逐步走出疫情困扰,6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1%,较今年4月份疫情最严重时的43.8%回升8.3个百分点,物流景气指数重回景气显示随着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和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市场供给和需求业务活动重新活跃起来。

来源: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另外,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介绍,社会物流经济指数12个分项指数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回升幅度最为明显,充分说明物流需求逐步回升,行业持续向好。

快递行业加速走出拐点,顺丰营收再创新高。受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快递行业正逐步走出低价无序的竞争乱象,行业表现出量价齐升的趋势。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12.2亿件,同比增长3.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982.2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6月份,受疫情影响缓解叠加“618”电商大促刺激,行业业务量同比增长5.4%;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6%。

6月行业单票收入9.52元,同比提升2.4%。在经历了4年连续降幅后,行业单票收入水平已基本企稳,2021年下半年至今,单票收入水平基本稳定在9.5元附近,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低价竞争的行业生态基本结束,行业正逐步走出拐点。

上半年顺丰以1301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2%的优异成绩领先于行业复苏,营收再创新高。利润方面,顺丰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约231%,盈利能力保持提升。

“时效+服务”产品策略 铸就综合物流领先品牌

“质量为先,服务为王”是顺丰清晰明确的定位,“又快又好”是公司不断追求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公司一直致力于时效突破与服务升级,以期成为持续创造卓越社会价值的标杆企业,助力企业共度疫情。

“时效”立口碑,多维度不断自我突破。顺丰快递业务主要聚焦高端时效快递,具有高单价高利润,且价格敏感度较弱的特点。公司凭借时效业务,牢牢站稳行业中高端市场,并在时效赛道一家独大,具备绝对竞争优势。高效的履约速度得到了客户、行业及社会的广泛认可,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满意度调查和时限测试结果,顺丰连续13次蝉联“快递企业总体满意度”第一,连续9年蝉联“全程时限和72小时准时率”第一。

2022年上半年,公司高端时效业务在疫情扰动,经济活动与消费趋势下降的不利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不含税营业收入492.6亿元,同比增长5.1%。

时效业务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业务进一步提速,凭借国内最大的航空货运机队、强管控的直营网络,公司综合利用全货机、散航、高铁核心关键资源,精进营运模式,实现时效快递全程平均时长进一步缩短近2小时;另一方面,时效产品已成为上游企业角逐市场抢占存量客户资源的有效工具,上半年国内疫情对商品消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经济下行叠加居民消费欲望下降驱动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为抢占存量市场,许多电商企业将服务延伸至下游物流环节,顺丰具备“高效”“准时”“安全”的时效产品成为商家首选。

为进一步稳固时效领先优势,增强时效快递竞争力,顺丰仍在核心时效业务中不断自我超越和自我突破:

时效服务范围方面,鄂州花湖机场投运和顺丰房托基金的成立,将进一步完善顺丰天网资源,助力打通地网连接。依托更完善的天地网络资源,公司有望推出更多定制化时效快递产品,2天内能到达的城市服务范围将从140多个提升到近300个,绝大部分的主要城市基本上都能享受到隔日达的服务。

时效达成承诺方面,公司对标快产品迭代,升级后产品主要包含:顺丰即日、顺丰特快、顺丰标快,并将原归属于经济快递板块的标准陆运产品同步升级成为新一代的顺丰标快产品,强调公司时效领先优势。进一步推动时效达成精细化,推动全环节小时级承诺,末端分钟级承诺。

时效业务领域方面,一方面高端品牌加速线上布局,顺丰直营模式下时效和服务优势,很好满足高端消费特性,品牌认可度高,很好与之契合,高端消费线上化趋势加速为公司时效件业务进一步突破带来新动力;另一方面,直播电商崛起催生的高端物流需求及电商购物渗透提高带来的逆向物流退换货市场逐渐兴起同样为顺丰时效业务带来增量突破。

“服务”树品牌,践行美好生活传递与守护者。顺丰是快递行业更是服务业,这是顺丰总裁王卫反复提及的,把服务体验上升到顺丰生存之本的定位,是驱动顺丰高营收和高净利润的溢价体现。公司通过完善产品矩阵,实施产品分层及不同产品组合策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同时,公司积极拥抱行业新业态、新趋势,助力客户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消费者感知体验,践行美好生活的传递者、守护者。

围绕“更高”的服务效率,顺丰一直坚持直营模式。直营模式下,虽然网络资源投入重,管理链条长,但公司总部对核心资源控制力度强,分支机构高执行力保证了服务质量和效率,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围绕“更好”的客户服务,顺丰实施客户分层经营策略。按不同客户属性,顺丰将客户分为SKA客户、KA客户、SME客户和散单客户四层,提供针对性服务内容。SKA客户为公司战略合作客户,公司将协调各方资源为其提供差异化服务,与其共同创新,树立品牌;KA客户为行业客户,公司将整合资源能力,提供端到端的场景解决方案,与客户在多业务场景下共赢;SME客户为创新产品覆盖客户,公司基于工业、农业、专业市场与电商四大重点场景的新机遇,结合客户属性,为客户打造标准产品覆盖,与客户共同做大业务规模;散单客户则将基于客户全生命周期,打通线上线下管理体系,以“业务+资源”双驱动,为客户提供优质体验。

围绕“更贴心”的服务效果,顺丰持续强化末端服务壁垒。公司加大推动网点雾化,将传统的场地面积较大的末端网点转变为更多的更靠近客户的终端小站点,力求做到网格触达每个社区、每个乡村、每个家庭、每个人,并实现快件从中转场或集散点直分直发至最末端,优化接驳、支线,贴近客户;公司不断提高末端数字化管理,推动最小区域单元的任务精准分配,向小哥推送负责区域客户数据分析画像,助力针对性服务与创收,争取做到无微不至、有求必应,同时持续升级装备,提高服务效率与体验。

多元业务量利双收 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加速成长

顺丰一直坚持多元化布局,基于成熟高效的快递网络,围绕物流生态圈,不断拓展新业务、整合优秀行业伙伴,逐步打造成为服务覆盖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急送、国际快递、国际货运及代理、供应链业务的中国第一大快递物流服务商,并在多个细分赛道中保持领先竞争地位。

多元业务显实力,量利双收持续向好。公司上半年除经济快递业务由于疫情原因业绩出现一定下滑外,快运、冷运及医疗和同城急送业务均实现不同幅度增长,同城业务收入涨幅最大,同比增长28.2%。

经济快递业务“双品牌”战略稳中向好。去年顺丰全面调整经济快递产品业务,采取“直营+加盟”双品牌产品战略,将原特惠专配客户调整优化,引导优质客户升级至直营“电商标快”产品,直营产品聚焦电商平台、品牌商家和中高端客户群体,提供领先的时效、门到门差异化服务体验;加盟“丰网速运”产品更强调下沉市场,聚焦高性价比快递服务。通过双品牌战略实施,公司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经济业务扩张带来的毛利下降压力。

快运业务分层提速延伸服务,毛利持续提升。快运市场发展机遇巨大,顺丰依旧坚守“时效”+“服务”的产品策略。时效方面,通过产品分层,搭建和完善快运产品“特快”“标快”“经济”三层产品体系,为不同时效需求客户提供匹配的服务,力求时效最快化,网络运力资源最大化。服务方面,实施超越门到门的延伸服务,如家具家电行业客户,从末端投递向入户安装服务延伸;B端客户,围绕入厂、入仓、入店场景,延伸包装、海关报税入仓、夜间收派服务等能力。顺丰通过多次升级产品服务,快运业务实现收入、件量行业第一的双冠王。

据运联研究院发布《2022中国零担排行榜》,顺丰快运已连续三年蝉联榜单第一名,其中零担总收入302.3亿元,成为行业第一家突破300亿的公司;零担货量1465万吨,再创货量新高峰。另据中信证券预测,得益于正确的产品策略,公司快运业务毛利将持续提升,2025年有望实现10%左右毛利,目前正处于盈利拐点期。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