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甜蜜事业打拼 带动200多位蜂农致富插图

蜂蜜丰收的时节里,赵丽梅展示刚做好的蜂蜜。受访者供图

39岁的赵丽梅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城区上班,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平谷区养蜂协会前任会长聊起养蜂的故事。斟酌一番,她辞掉了工作,跟先生一起回到平谷区峪口镇东樊各庄村,创办了融蜂产品研发、销售和蜜蜂文化科普体验为一体的北京野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着200多位蜂农,共同打拼甜蜜事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赵丽梅说,报告里对青年的嘱托,对乡村振兴的浓墨重彩,都让她对养蜂事业的发展有了更足的干劲儿,更多的期许。她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养蜂队伍,传承老手艺,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增添新渠道。

谈创业

走遍十六个乡镇每一个养蜂家庭

走进蜂场,就能听到成群的蜜蜂发出嗡嗡的声响。即使没有全副武装,赵丽梅也显得格外镇定,她用手温柔地驱赶着身旁的蜜蜂,并叮嘱旁人不用害怕。“刚开始,我也挺害怕的,经常被蜜蜂蜇,但现在,蜜蜂对我来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2014年,还在北京城区从事一份稳定工作的赵丽梅跟着先生回到平谷峪口镇,和当时的平谷区养蜂协会会长刘长国聊起养蜂的故事时,得知这里有北京市元老级的蜂场,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产量、销路都开始走下坡路。

“大部分的养蜂人都已经上了年纪,最年轻的也已经50多岁了。”赵丽梅后来和村里的养蜂人聊了很多,最终决定回乡创业。

平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合养蜂,这里有近两百户的家庭从事养蜂产业。创业之初,为了更好地了解养蜂产业,赵丽梅走遍了十六个乡镇的每一个养蜂家庭,了解他们的养蜂技术和生活现状。“大家的养蜂技术都很过硬,产品品质没问题,但蜂农性格普遍都比较保守,产品利润很低。”好产品没有好价格,赵丽梅带领蜂农学起了自媒体销售,学习短视频直播销售技巧。手把手教大家拍摄、剪辑、上传视频,并将公司商标“蜜小丫”无偿给大家使用。

经过十多场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近五十名蜂农熟练掌握了自媒体销售,做起了“新农人”。为了丰富大家的产品,赵丽梅将公司开发的蜂主题文创产品和手工DIY产品制作课程免费分享给大家,带领蜂农共同发展致富。

谈发展

带专家到蜂农家指导新技术

这几年,赵丽梅按照“企业+农户+标准化生产”的经营模式,与平谷区150多户养殖规模50箱蜂群以上的养蜂大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相当一部分蜂农是残疾户和低保户,遍及全区十多个乡镇。对于这些蜂农,赵丽梅不仅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发放蜂具、产品收购和终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还以高出市场价20%以上的价格收购原料蜜,让利于蜂农。

与公司合作的蜂农大多在山区半山区,距离最远的有五六十公里,赵丽梅为此专门买了一辆冷藏厢式货车,每到收蜜时,她便和同事一起挨户上门收购。她甚至还将公司200套、价值8万元的新式蜂箱无偿提供给蜂农使用。在她的支持下,熊儿寨乡魏家湾村蜂农刘长龙养的蜂群由100箱发展到400箱,成为北京市新式蜂箱实验基地。

在蜂农眼里,赵丽梅是个细心、暖心的人。家住熊儿寨乡北土门村的郭进财,养蜂近30年,夫妻俩均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郭进财眼睛几乎看不到东西,虽然患眼疾多年,但喜欢学习,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2018年,赵丽梅引进新西兰最先进的自流蜜生产技术,与合作蜂农开展定制生产,不仅大大减轻了蜂农的劳动强度,而且保证了蜂蜜的营养成分,而且经济效益是普通蜂蜜的五至八倍。于是,郭进财找到了赵丽梅,要求加入公司的自流蜜生产。考虑到对方不方便参加培训,赵丽梅带领专家下户对其进行指导,2018年郭进财生产了近500张自流蜜,实现增收近40000元。

谈愿景

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蜂队伍

在帮助蜂农的同时,赵丽梅也在精心谋划着公司的产业发展。2017年,赵丽梅将公司养殖基地欢乐蜂场打造成“寓教于乐、融蜂于趣的”休闲体验园区,聘请了专业的教师,针对中小学生、亲子、社会团体等不同年龄段的对象,开发《走进神奇的蜜蜂王国》《演绎蜂箱里的故事》《蜂箱里的数字秘密》等十多种体验课程。“通过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蜜蜂文化、学习蜜蜂精神。”

为甜蜜事业打拼 带动200多位蜂农致富插图1

蜂厂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赵丽梅在给小游客普及养蜂知识。受访者供图

2018年借助北京市妇联,赵丽梅将蜜蜂文化搬进了北京16个区的幼儿园、学校、社区,让大家在教室就可以看到蜂箱、摸到蜜蜂,亲手制作纯天然蜂蜡唇膏。

“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北京青年榜样”“北京市休闲农业十大杰出创业女庄主” ,如今无论是公司还是赵丽梅个人都获得了诸多的荣誉,但在她眼里,把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养蜂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吃到放心的高品质的蜂产品,生活更甜蜜,让蜂农致富增收,是她始终未变的初心。“平谷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地方,有着天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现在养蜂的数量还远远达不到饱和的程度,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养蜂队伍,将平谷的好山好水更好地利用起来,为老百姓增收致富增添新渠道。”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