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你了解吗?
扬州八怪是指: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
他们分别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金农
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因其人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以自封“三朝老民”的闲号,布衣终身。
他好游历,卒无所遇而归。晚寓扬州,卖书画自给。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
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等。著有《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杂著》等。
2、郑燮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3、黄慎
乾隆三十三年年八十二,尚作花卉册。慎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深入古法,亦偶有笔过伤韵者。
间作山水、花鸟,得荒率之致。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早年工细,后参以怀素草书笔法,所作人物用笔粗犷,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
花鸟笔法洗练,形象概括,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
4、李鱓
自幼喜爱绘画,十六岁时已经颇有名气。后召为宫廷画师。李鱓“以忤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
与同乡人郑燮(郑板桥)关系最为密切,郑板桥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并称李鱓“才雄颇为世所忌,口虽赞叹心不然”。
5、李方膺
喜画风竹。他的《潇湘风竹图》画一方丑石,几竿湘竹,竹梢弯曲,竹叶向一个方向飘动,显示出狂风大作的情景。画上小题诗:
画史从来不画风,我于难处夺天工。
请看尺幅潇湘竹,满耳丁东万玉空。
李方膺画风竹是有深刻寓意的,他在另一首题《风竹图》中写道:
波涛宦海几飘蓬,种竹关门学画工。
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
《苍松怪石图题诗》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春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饱经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6、汪士慎
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有《巢林集》。
与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高翔和郑燮并称”扬州八怪“。
7、罗聘
“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
其父罗愚溪,康熙年间中举,做过小官。罗愚溪生有五儿,罗聘排行第四。罗聘刚满周岁时,父亲去世。罗聘聪明勤奋,所读之书,过目不忘。
8、高翔
高翔晚年时由于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高翔山石常以“披麻皴”画出,苔点恰到好处,很少渲染,笔法简练,墨色淡雅,有空灵之感。
树干常用双钩技法,树叶或圈或点,墨色清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