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蔬菜价格上涨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但生活还要继续,涨也得买啊。其实,企业对物价上涨要比居民感受的早,甚至感受的深刻。大宗货物价格的上涨,远洋运费的涨价,都让做企业的老板、职业经理人压力倍增。一句话,生活不易,企业难做。但经济生活还得继续。这些现象算是通货膨胀下经济生活的一个掠影,一种常态。
通货膨胀的内涵是指:流通中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超过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率,造成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或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即货币贬值。用公式表示就是通货膨胀率=M2增长率—GDP增长率。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主要有:CPI 指数,PPI指数、GDP价格矫正指数。当然,居民、企业也可以用切身的经济生活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这是一种更有针对性、更接地气的衡量方法。通货膨胀不是什么新鲜事。把时间放长点看,就会发现通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多次出现的阶段性的宏观经济现象。按照俄国学者尼古拉-康德拉基耶夫的长波理论,一个长达六十年的经济长波中就包含有经济发展的上升段和下降段两个阶段。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就是这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对应出现的经济现象。按照经济周期的阶段论,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由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组成。其中,复苏和高涨组成长波的上升段,危机和萧条组成长波的下降段。通货膨胀就出现在长波的下降段,这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大的时段看,一个经济长波结束后就会进入下一个长波。同样,从相对较短的时期看,一个经济发展周期结束后也会迎来下一个发展周期。经济就是如此循环往复地向前发展的。须要着重指出的是,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不是简单的低水平重复,而是不断地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每一个新的周期都能使经济生活迈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可见,从发展过程看,通货膨胀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从二战结束到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先后经历过八次经济危机,其中,1957到195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的变化,因为这次危机改写并注入了之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主要包括;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危机期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以信用膨胀为主、经济危机的波幅减弱和危机的时间跨度缩短。这样看来,目前出现的物价上涨时间不会持续太长,对我国来说经济继续持续向好是必然的。
这次物价上涨从原因上看,是经济危机的同期性波及的、由美国超量发行货币带来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因而,这次物价上涨就带有了输入性和信用膨胀两个特点。理论界对通货膨胀起因的解释,一种主流观点是;通货膨胀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货币现象。其中,最著名的是费雪方程式,即 MV= PY ,V是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元钱一年能周转几次。P是物价水平,Y是产量。M是名义货币供给量,即M2, 也就是银行和非金融机构保存的不属于银行和非金融机构所有的活期存款、各类储蓄存款以及居民和企业持有的现金总和。通常V 是稳定的,Y在危机期间有下降趋势,因此物价P 的变动主要取决于M,当M 发行增加时,必然引起物价P 上涨。可见,通货膨胀的确是一种货币现象。
只要控制了货币供给,就能控制通货膨胀,使经济恢复到均衡的发展状态。
这次物价上涨有两个特点:世界经济下行趋势的同期性,美国通膨的输入性。其实,我国经济早已开启了双循环发展模式,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减轻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赖。因此,我们完全有能力最大限度的堵住美国通膨的输入,也有能力减弱世界经济下行趋势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我们也有能力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经济的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我们会迎来又一次新的大发展。
物价上涨是暂时的,是能够很快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