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期文章,我为大家介绍了大唐女诗人薛涛、鱼玄机、李冶的故事,这三个人都是道士出身,有人会问,难道有才华的女子最后都得做道士吗?其实在唐代只有贵族女子才会选择做道士,因为做道士必须有捐出巨额的香火钱,才能供自己无忧无虑的生活,安心做道士。平民百姓要为一日三餐去工作,所以当女道士的平民女子并不多。今天就为大家讲一个唐代平民出身的女诗人。
大唐天后级歌星刘采春画像
唱尽天下怨妇心的《望夫歌》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
借问东园柳,枯来得几年。自无枝叶分,莫恐太阳偏。
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昨日北风寒,牵船浦里安。潮来打缆断,摇橹始知难。
这是由六首小诗合并成的组诗,名叫《啰唝曲》,也称《望夫歌》,据说是中唐时期江南的一位女诗人所作,她的名字叫刘采春。《啰唝曲》描绘了一位商人的妻子,久盼丈夫归来而不得,天天思念,产生焦灼、失望、痛苦的情绪。整首诗语言精炼、通俗易懂,表达感情直白,情真意切,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读来令人感动。
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风光
丈夫乘船去了好几年了,仍不见回来,想到这些就不由得怨恨起江水和来往的船只,为什么要将我的人儿载走?
思念中不由得问园中的柳树,这样难熬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柳树的枝和叶没有分离,不怕毒辣的阳光曝晒,而我只能独自承受这份煎熬。
劝世间的女儿不要再嫁做商人妇啊,思念了只能用铜钱占卜他的归期。每天试探着到码头去看,盼望他的归船能够突然出现,但每次的结果都是“错认几人船”。
那年分别的时候,他说去的是桐庐,可是今天却收到了他从广州寄来的信。
丈夫越走越远,归期渺无音信,而我就在一天天的思念中慢慢老去,黄河有变清澈的那一天,而我的这头白发却再也变不黑了,不知道见面的那天,他是否还认的我?
冬天到来,北风凛冽,我将船拉到避风港里存放,不想缆绳被浪打断,我拼命摇橹划船,但是风高浪急,船儿很难控制,没有丈夫的女人,生活就是如此的艰难……。
“错认几人船”
我的水平有限,姑且将这首《望夫歌》翻译成这样。据传《望夫歌》共有120首这样的小诗,绝大多数表现的都是闺中妇人思念丈夫的情形。这六首《啰唝曲》据传就是刘采春创作的诗歌中流传下来的,被收录在《全唐诗》中。虽然后世的文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刘采春将这些诗谱曲编成了歌曲,并且唱了出来。与其说刘采春是唐代的女诗人,不如说她是唐代的歌唱家会更准确。
湖南卫视,阿兰·达瓦卓玛饰演的刘采春
大唐明星刘采春
与刘采春关系密切的唐代大诗人元稹曾经写过一首夸赞刘采春的诗《赠刘采春》,其中有句:“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这就是刘采春当年唱歌时的情景:“言辞雅措”,其中的“选词能唱望夫歌”指的就是刘采春为《啰唝曲》谱曲歌唱的事情。
清代史学家高士奇在作品《天禄识馀》中描写道:“(刘采春)自淮甸来,能唱此曲(《啰唝曲》),闺妇行人闻者,莫不涟泣。”是说,妇女们听到刘采春演唱的《啰唝曲》都会感动的痛哭流涕。
林散之书法作品,《啰唝曲》其一
相传刘采春容貌美丽,气质优雅,歌声如夜莺般的婉转靓丽,所唱的《望夫歌》能够引起广大妇女的共鸣,在江南很受欢迎。演唱时的盛况不亚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歌星举办的演唱会。可以说刘采春就是大唐的一线明星,有人把她比作“大唐的邓丽君”,有“古代甜歌皇后”的美誉。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红大紫的明星,最后的结局也不太好,据说跳河自尽了,而这一切又与元稹有关。
重庆巫山滨江路元稹雕像
关于刘采春的事迹主要记载在晚唐文学家范摅编纂的《云溪友议》中,《云溪友议》主要记载了唐开元以后轶闻、野史,其中涉及最多的是唐代诗人的故事。书中记载: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演员),她和丈夫、大伯哥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参军戏起源于东晋末年,相传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国君石勒查到一位参军贪污了军饷,于是命伶人扮作参军,另一个伶人从旁戏弄他,从而达到教育官员的目的。最初的参军戏演员只有两人,内容多滑稽逗笑为主。发展到中唐,参军戏已经有多人出演,增加了女性角色,内容也丰富了许多。参军戏对后世元杂剧、相声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唐三彩,参军戏俑
大约公元800年,刘采春出生于淮甸(今江苏省淮安),她的父亲也可能是一位伶人,耳濡目染,使刘采春从小就学会了演参军戏。虽然伶人社会地位低下,但是刘采春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因此文学功底深厚。16岁那年,父亲将他嫁给了当地有名的伶人周季崇。丈夫的哥哥周季南也是位优秀的伶人。于是三个人组成参军戏班子到各处去演出。
由于刘采春所编的台词新颖奇特,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并且刘采春长得漂亮,气质不凡,还有一副天然的好嗓子,所以他们的戏班很受欢迎。江南富足,经济文化发达,许多富贵人家都请他们去家中表演参军戏,这其中就有许多丈夫外出做生意的商人妇。她们思念丈夫,希望通过看参军戏来排解心中的愁闷和无聊,但是短暂的欢愉之后,却是无尽的伤心和痛苦。
唐代发达的娱乐生活的体现——唐三彩载乐骆驼俑
见多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聪明的刘采春揣摩出商人妇的心情和痛苦,写出了许多首反映商人妇幽怨心情的《望夫歌》小诗。刘采春和丈夫为这些小诗谱上适合意境的曲子,在表演参军戏时唱了出来。这些曲子唱出了天下思念丈夫女子的心声,唱出了她们的心里话。妇女们听了刘采春的《望夫歌》,心情变得好了许多,终于有人能够理解了她们的痛苦,使她们感到欣慰了许多;男人们听了刘采春的《望夫词》,知道了女人在家中的不易,变得开始体贴自己的女人,开始懂得顾家了。许多人听到刘采春的《望夫词》被感动的流了泪不已。
湖南卫视,阿兰·达瓦卓玛饰演的刘采春
才子佳人难敌高官厚禄
刘采春他们的戏班名气越来越大,其压轴节目就是刘采春演唱的《望夫词》,从江北的淮甸到江南的绍兴,都留下了刘采春的歌声。《望夫词》的流行程度就像改革开放初期,邓丽君的《甜蜜蜜》,无论大人小孩听到这首歌,都会情不自禁的跟着唱两句。如果事情能够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刘采春和丈夫周季崇双宿双飞,给人们带来欢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结局。但是很不幸的是刘采春遇到了渣男元稹。
元稹画像
长庆三年(823年),44岁的元稹被唐穆宗李恒派往浙江,担任浙东观察使兼任越州刺史(治所绍兴)。到绍兴不久,恰逢刘采春他们到浙东巡回演出,人们都说刘采春唱的《啰唝曲》非常好听,大才子元稹也去观看了演出。演出非常成功,在绍兴引起了轰动,元稹也被刘采春声情并茂的演唱感动了,成为刘采春的忠实粉丝。后来刘采春每场演出,元稹一定会去捧场。刘采春也注意到这位风度翩翩的公子。
绍兴题扇桥
后来刘采春才知道这位给自己捧场的人居然是浙东观察使,这是自己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官。正在刘采春感动不已的时候,元稹不失时机的为他献上了那首著名的《赠刘采春》诗: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元稹从刘采春的容貌,演出时的精彩表演,以及优雅的气质,斐然的文采等全方位赞美刘采春。都说女人是听觉动物,男人是视觉动物,对于赞美之词,每个女人都喜欢听,何况赞美她的还是位才华横溢的大官呢。就这样两人越走越近,在泡妞高手元稹的强大攻势下,刘采春沦陷了,她忘记了自己伶人的身份,背叛了爱他的丈夫,放弃了为之奋斗的事业,以妾室身份嫁给了元稹。心在滴血的周季崇,只能无奈的选择黯然退场。
失恋的男人
此时刘采春25岁,元稹45岁,老夫少妻,可谓“一树梨花压海棠”。元稹一生有六个女人,初恋是表妹莺莺,可是为了仕途,他辜负了表妹,娶了刑部员外郎的女儿苇丛。多年以后,元稹创作了唐传奇小说《莺莺传》来纪念表妹,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离思》诗来悼念亡妻苇丛;之后又与女诗人薛涛谈了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为薛涛写了《寄赠薛涛》诗;接着又为了仕途,违心的娶了安仙嫔和裴淑两位妻子。可惜的是两位妻子很快病故。到如今仍然是孑然一身,如果元稹能够一宠爱刘采春,和她厮守终身的话,他们的结局可能要好一点。
以元稹《莺莺传》改编的元杂剧《西厢记》插图
难得一世白头人
两人在绍兴生活了约六年,变故突然来到。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唐文宗李昂拜元稹为尚书左丞,让他赶紧进京述职!这可是元稹一生孜孜以求的最高愿望,没想到在五十二岁这年居然实现了!刘采春也为他升官而由衷的高兴。本来一名官员带着年轻的小妾进京不会有人说什么,但是作为诗人的元稹,毕竟思想活泛、多愁善感,他觉得带着地位低贱的刘采春进京会影响到他的仕途。于是残忍的抛弃了刘采春,独自一人进京述职,这次连一句安慰的谎言都懒得编。
爱情的象征——鸳鸯
刘采春为了元稹放弃了一切,周季崇那里是再也回不去了,惨遭抛弃的她又悲愤又羞惭,一气之下跳河自尽了。相传刘采春死前留下绝命诗一首:
闻道瞿塘顾堆怀,高山流水近阳台。旁人哪得奴心事,美景良辰永不回。
每个女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有一个爱她、疼她的男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自己唱出了天下女人的心事,到头来却没有一个知音。以前万人空巷,听自己唱歌的美好时光再也回不来了!
投河自尽
元稹到京城后,做了几个月的尚书左丞,就因为“素无操行”,人心不服,被再次贬官,两年死在了湖北的任上。不知道这位风流大才子,到最后有没有觉察到自己辜负众多美女的行为才是此生最大的败笔,不然怎么会有“素无操行”的评价呢。刘采春虽然走了,但她唱过的那些诗歌却被人们世代传唱,不管这些诗歌是不是刘采春写的,她的歌曲唱尽了天下女人的真情实感,她的名字被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