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理性看待国外的一些‘大学排行榜’,全面认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被牵着鼻子走。”今天上午,在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发布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
什么是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在对高等教育评价这个问题上,瞿振元观察到,目前国内受国外一些大学排行榜影响较大。他认为,对如何看待排行榜,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国外大学的排行榜,它们说明了什么,我们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瞿振元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排名为例,介绍了它的运行方式:把所有学科的领域分为22个领域,每一个领域以10年发布的论文为基数,每两个月更新一次。这种排名方法,同时反映各学科领域的积累和动态。“在评价学科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比较好的可信度的”。瞿振元说。
但他也指出,ESI的可信度,仅仅是在反映各领域学科论文的水平方面。比如,清华大学研发的可移动X光透视集装箱检测仪,不能用论文体现其价值,“但是它确实解决了重大问题,应该说是一项重大的科技创新”。瞿振元进一步强调,像ESI这样的指标,“即使在衡量科技创新方面,也还有不足的一面”,更何况人才培养等其他很多方面的贡献,也都没有被这一指标纳入考量。
瞿振元认为,真正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考量的不仅是在学术领域与国际上的可比度,还有在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特别是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一所好的大学如果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大贡献,中国不认同,世界也不会认同。”瞿振元表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更重要的是如在北京大学讲话时所言的那样——扎根中国办大学,不要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而是要办“第一个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