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宽容的气度称作雅量,《世说新语》中雅量这一篇目,就是记述当时人的这种气度。最能说明这种气度的是嵇康: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然后从容就死。这就叫雅量。

雅的本义是一种鸟类。《说文解字》:雅,楚乌也。一名鸒,一名卑居。秦谓之雅。段玉裁辨析道:楚乌,乌属,其名楚乌,非荆楚之楚也。这种鸟儿还有两个别名,一名鸒(yù),一名卑居。

雅既为鸟类,于是古人顺理成章地就把酒器制成雅的样子,就像爵是模仿雀的形状而制一样。

魏文帝曹丕所著《典论》中说:刘表子弟有三雅之爵。《太平御览》卷八百四十五引《典论》佚文:刘表有酒爵三: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雅容七升,仲雅六升,季雅五升。卷四百九十七引《史典论》曰:荆州牧刘表跨有南土,子弟骄贵,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仲雅,小曰季雅。伯受七升,仲受六升,季受五升。

伯、仲、叔、季是古人兄弟间的排行,次序从大到小,刘表及其子弟将酒器按照容量大小依次分为伯雅、仲雅、季雅三种,此之谓三雅。据北宋学者温革所著《隐窟杂志》载:阆州有三雅池,古有修此池者,得三铜器,状如酒杯,各有二篆,曰伯雅、仲雅、季雅。或谓刘表一子好酒,常制三爵,大受一斗,次受七升,小受五升。赵德麟云恐是盛酒器,非饮器也。可见宋代时今四川阆中尚有三雅池的名胜。

《太平御览》卷四百二十七引《东观汉记》,记载了东汉大臣吴良的事迹。吴良是齐国临淄人,任郡吏,这一年正月初一,众官员去向太守庆贺新年,有一位叫王望的官员大拍太守的马屁:齐郡败乱,遭离盗贼,人民饥饿,不闻鸡鸣狗吠之音。明府视事五年,土地开辟,盗贼灭息,五谷丰熟,家给人足。今日岁首,诚上雅寿。

明府是对太守的尊称。这一番话说完,众官员皆称万岁。吴良一听大怒,指出盗贼未弭,人民困乏,不能家给人足的现实,要求太守无受其觞。太守听从了吴良的进谏,遂不举觞。

王望口称的雅寿一词,是指举起叫雅的酒杯祝寿;太守不举觞,也证明雅就是一种酒器。清代学者袁枚所著《随园随笔》中有一则《雅量之讹》,就对此进行了辨析:《汉志》:‘请上雅寿。’注:雅,酒閜也。即刘表酒器三雅之‘雅’。盖群臣上雅爵以介寿耳,非云酒量大也,今称人善饮为雅量,误矣。大杯称閜(xiǎ),可见雅的容量确实很大。

清人翟灏所著《通俗编》中写道:世称雅量,谓能饮此器中酒,不及醉也。可见清代时人们已经把善饮、酒量大称作雅量了。虽然袁枚纠正说今称人善饮为雅量,误矣,但早已约定俗成。由酒量大引申而为气度宽宏,乃属顺理成章之事。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