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总量前四的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的人口流动变化,近年来,尽管这四大省份的常住人口都在增长,但四省的人口净流入/出情况已经出现明显分化,其中广东和浙江人口净流入规模较大,江苏相对平稳,而山东则呈现持续的净流出趋势,近六年山东人口净流出已超过100万人。
山东人口净流出超百万
从近三年的表现来看,广东和浙江的人口净流入相当快。数据显示,2017~2019年,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人口净流入分别为68.47万人、84.24万人和83.32万人,合计236.03万人;浙江近三年人口净流入分别为31.45万人、49.23和84.37万人,合计165.05万人。
考虑到浙江总人口只有广东的一半左右,165.05万人的数据可谓相当突出。尤其去年浙江人口净流入84.37万人,是近年来首次超过广东,位居全国榜首。其中,省城杭州去年人口增量达到55万人,首次超过深圳,位居各大城市榜首。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分析,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快,不仅有阿里巴巴、网易这些龙头企业带动,还有很多创业公司,他们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入。
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则表现出比较平稳的态势,近三年人口净流入分别为9.3万人、3万人、2.55万人,规模较小。总体来看,江苏虽然有一部分人口流向上海等地,但也有安徽、河南等省份的人口流入苏南等地。另外,江苏省内苏南与苏北的经济存在明显落差,苏北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有相当一部分人口流向苏南地区,因此江苏的人口流动中,省内流动较多。
相比这三个省份,第三经济大省山东则呈现净流出的状态。数据显示,2017年到2019年,山东人口净流出分别为41.97万人、19.55万人、19.93万人,近三年合计净流出达到了81.45万人。如果扩展到更长的时间来看,2014年到2019年的6年间,山东人口净流出已经多达105.78万人。
从常住人口来看,山东经年来仍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4~2019年,山东常住人口分别增长了56.04万人、57.73万人、99.48万人、59.19万人、41.41万人、22.97万人,2017年其常住人口总量更是突破1亿大关。
不过常住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山东较高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尤其是2016年全面二孩实施后。2016年,山东出生人口达177.06万人,相当于全国的1/10,比上年多出生53.48万人;其中二孩出生占比超过六成,达到63.3%,远超一孩,山东也成为全国“最敢生二孩”的省份。同年,山东出生率达17.89‰,位居全国各省份之首,更是1991年以来的最高值。
之后的2017年,山东出生人口达174.98万人,其中一孩生育登记47.8万人,二孩生育登记116.9万人,二孩效应延续。这两年山东的自然增长人口都超过了100万人,因此这两年山东的常住人口增长也都比较快,尤其是2016年,常住人口增长达到了99.48万人。
但2018年之后,随着二孩效应的减弱,山东的常住人口增长也开始大幅放缓。尤其是2019年,常住人口仅增长了22.97万人。这一年,山东常住人口净流出19.98万人,超过东北三省,成为全国人口净流出最多的省份。
年轻劳动年龄人口是人口流动的重点。由于年轻人口外流,山东也成为四个经济大省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数据显示,山东6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15.77%,而广东的这一比例仅为9%。另外,山东15到64岁人口占比却是四个经济大省中最低的,仅为66.17%,其他三省这一比例均超过70%,尤其是外来人口大量流入的广东,高达74.72%。
人口流动背后: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变迁
作为环渤海省份,在进入21世纪的头几年,山东的经济总量曾位居全国第二,并一度紧追广东。但2009年被江苏反超后,山东不仅与广东、江苏的差距越来越大,并且相对浙江的优势也在不断缩小。
2019年,山东经济总量为广东的66%、江苏的71.3%。在地方财政收入方面的差距更大,去年山东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为广东的51.6%、江苏的74%,甚至浙江的财政收入也超过了山东500多亿元。
此外,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山东与粤苏浙的差距也都十分明显。
区域经济变迁的背后,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差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口尤其是年轻人才的流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35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459元),金融业(131405元)。
可以说,金融、互联网、高新技术产业收入高,是最吸引年轻人的领域。但从山东的产业结构来看,其主营业务收入排前列的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多为资源型产业,与年轻人的向往并不匹配。与之相对的,是近年来广东和浙江在数字经济、金融、高新技术产业等发展都十分突出。
比如在浙江,2019年全年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25.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达值6229亿元。随着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商之都杭州正在成为第五个一线城市,近年来有越来越多中高端人才选择到杭州工作。
国家级高新企业数量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指标。数据显示, 2019年,山东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00余家,总数突破1.1万家。不过,同期广东已经突破5万家,江苏超过2.4万家,浙江也有16316家。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山东的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包括煤、钢等重化工业突出,即使是山东最好的青岛,目前叫得响的品牌还是多年前已经享誉盛名的海尔、海信、青啤等,新兴产业与深圳、杭州等副省级城市差距很大。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民营经济是容纳年轻人就业的主体,山东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不发达,除了青岛、济南有一些新兴产业,其他地方还是以农业和重化工业为主。而广东、浙江的民营经济很发达,这几年数字经济的带动作用很明显。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新、造富快,这些行业更吸引年轻人。
在金融方面,目前山东的资金存量是广东的45%,江苏的2/3,跟浙江也有较大的距离。目前广东的A股上市公司618家,浙江和江苏分别为458家、428家,而山东仅为21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