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近期地产市场的热度来自哪里,那么肯定是来自绿地集团。据悉,绿地集团欠了391万元的债务,欠债的公司高达6家,不仅如此,由于各种各样原因,使得绿地的总债务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3052亿。
绿地为何走到今天这步?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因为这三条原因。
一、绿地集团的发展历程
绿地集团的创始人叫张玉良,在20世纪末,身处上海的他带着2000万的资金创立了绿地集团。
集团曾一度进入世界五百强,每年销售额高达三四千亿元。说起来,绿地集团能蓬勃发展,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个因素。在20世纪末,上海的人均绿地面积在全国已经排在了倒数第二,张玉良打着改善这一情况的旗号成立了绿地总公司。
绿地赶上了当时的改革开放。上海作为经济大都市,旧城改造和动迁建设是必须要完成的项目。如此重要的任务,就落在了绿地总公司的头上。
不过也多亏了这些项目,使得绿地总公司在短时间内高速发展,仅仅四年资产就高达12亿元。
但这并不算什么,真正把绿地集团推上顶峰的是2004年,当时的绿地集团迎来了属于房产界的黄金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房地产业也在这个大环境下被有力提升,这就给了绿地集团无数个建房卖房的契机。
十年之后,绿地集团也在随着房地产业的崛起进入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榜单,但是仅仅这样是满足不了张玉良的。在一年之后,绿地集团取代了万科在房地产界的地位,一跃成为地产界龙头,绿地集团的发展势头自此明朗,其最终市值高达3000亿。
24年对于2000万到3000亿的跨越,可谓是神速。可惜好景不长,在2015年之后,绿地集团进入了一个大转折时期。
绿地集团的增速逐渐放缓,且问题也都被一一暴露了出来。
二、导致其负债的三个原因
根据分析,导致绿地背负一万多亿的债务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所有制所导致的管理方面的问题,在1992年,绿地刚刚成立,所有的成立股份都由上海农委和建委把持。
经历了十几年之后,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变成了绿地职工持股会。
随后,由于时代的发展,集团又进行了多次改革。在去年年底之前,公司有上海格林兰投资、上海城投集团和上海地产集团三大股东,所占有的股份比例一共占总股份的百分之七十多,其中以张玉良的上海格林兰投资为首,股份占比为29.13%。
后面两个股东则是由上海市国资委控股,但是绿地的实控人还是张玉良。绿地属于一个有着国资背景的所有制企业,这就从源头上导致了绿地没有足够强大的背景和资源,注定了其在发展方面也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第二个原因是企业规模大,但是效益低,只看重规模,不注重盈利。绿地有很多引以为傲的事迹,但是其最爱标榜的一个点就是进入了世界500强榜单。这个榜单听起来高大上,排名却并不够全面,只看重规模,真正的实力和发展水平并不再考虑的范围之内。
从2024年所评选的世界五百强名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绿地集团排在第142位,营业收入高达4000多亿。但是往更深层次来看,其利润只有150亿元,利润率低至3.3%。
第三个原因是绿地做的生意越来越不划算,绿地对于建设摩天高楼十分感兴趣。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绿地的发展计划——以地标把名气打响。如果放在过去,这种方式所起到的效果的确不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方式存在着一些不可逆转的问题。
摩天大楼多半是商业性质,一般用来办公,所以销售对象和渠道相对于住宅来说窄了很多。其次,出现了一种集中供地的现象,所以摩天大楼的建设成本就更高了。
单从建筑性质来说,摩天大楼的建设周期比一般的工程都要长,占用的资金也多。在销售条件十分受限制的情况下,这笔生意并不划算,还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节奏。只发展外在而不注重内在,也难怪绿地集团在不断走下坡路。
三、结语
而这一切还需要绿地集团进行自我反省,进行市场扩张是好事,但是不能盲目扩张。
市场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对每个房地产公司来说都是考验。目前该集团已经负债13000亿,在这种情况之下它还能扛多久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在评论区。点个关注,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