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讴
初次接触英国人,你感受到的可能是冷漠。这种冷漠让交流变得寡淡无味。等到相识以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幽默特性。他们会利用各种机会来调侃,既能烘托气氛,也可以传递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在酒馆里,酒友们聊天,不时爆发出哄笑。在酒精刺激下,每个人的鼻头和脸颊都是红扑扑的。平常日子里,多数英国人习惯沉思默想。他们拿着一本书,一边阅读一边晒太阳,成了周围环境的一部分。
冷漠
英国人的冷漠,如同大海里的游鱼,用水隔开同类或其它生物。这泛着光泽的水代表距离,也是自己生命的依托。他们也有活鱼的表情,带有滑粘的无感,层次分明的僵硬。这种冷漠有时近似于傲慢,又似沉思中的忘我。只有眼珠一轮,眉毛一挑,你才知道对方深藏想法,呈现给你的却是无害的淡然,也许是善意和真诚。
湿冷的岛国天气,加重了陌生人之间的疏离感,似乎每个人身上都透着寒气。这是天生自带的防御系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有一种超感应能力,疾走中也不会触碰到旁人。偶然挤在一起,会听到一连串对不起。其频率之高,如同花粉过敏者遇到花粉时的本能反应。
如果你不小心踩到对方的脚,他也会忙不迭地道歉,甚至还没触碰到对方时,道歉声已飘了过来。道歉是一种教养,一种礼仪。礼仪需要程式化动作和表述。这既是尊重对方,也是在保护自己。这通常伴随着一个程式化的微笑,既不虚伪,也非出自真心。
英国人的冷漠是分层次和地区的。伦敦通常是深冷。从伦敦往外的距离越远,冷漠程度就越低,甚至转化为和善友好。伦敦居民每天被外国游客挤撞和吵闹着。他们通常采取回避态度 ,竖起衣领,用手机挡住半张脸,围拢出一个私人空间。对于任何让他们尴尬的事情,他们都努力视而不见。如果不小心发生目光接触,他们脸上会泛起短暂的微笑,心里想的是:好尴尬啊,向你微笑表示我看见你了,千万别过来啊。我真的不想和你说话。
除了游客问路外,英国人不喜欢与陌生人搭腔。他们固执地认为,为陌生人指路不属于对话范畴。遇到不识趣者大声讲话或打电话,他们很少主动上来制止,而是用眼神或嘴角表达不满。这种冷漠是一种利器。对于他们不喜欢或厌恶的人或事,他们不会主动站出来品头论足,而是冷对和忽视他们。这种冷漠也有着强悍的力量。
英国人不过分关注他人私事。冷漠是这种态度的妥善表达。虽然触碰隐私是英国社会的一大禁忌,但涉及隐私的八卦小报却有着最高销量。这种社会禁忌与窥探心理,反映了文化的矛盾性。一对青年男女谈恋爱是隐私,订婚却是公开,甚至要登报声明。当新郎新娘进入新婚蜜月后,生活又变成了隐私。英国人一直游走在这种矛盾的文化中。这种好奇与禁忌让他们在公共场合变得低调。
广告:比萨饼像今天的八卦一样新鲜
这种低调与清高融合后,便成了一副冷漠相或寡淡的客气。这自然也会影响了他们的表述。他们说感兴趣,可能是不想让你扫兴。他说有空时一起喝杯茶,如果没有提到具体时间和地点,也不必当真。一个英国人说我们时,未必是指本人所属阶层,而有可能是指其上面或下面的阶层。这可以尽情调侃或严厉批评自己:我们没有人拼命工作,都在装样子,显得很忙碌。这个国家毫无希望。也有另一种情况,如果他说自己从事运输业,他可能只是个卡车司机。这并非出自虚荣,而是不想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
英国人的脑子比欧洲大陆人多了一道弯,他们很少直接表达观点,而是善用明喻、暗喻、甚至明褒暗贬的修辞方式。他们说话时,嘴巴开合很小,语调缓慢优雅,却有手术刀的锋利。18世纪作家丹尼尔·笛福在《凝想录》里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要发明一种通向月球的交通工具,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中国人。中国人果然厉害,发明了一种带翅膀的飞车,可以飞到月球上。这看似赞赏中国人的发明能力,其实是一种指桑骂槐的恭维,既讽刺了耶稣会士盲目颂扬中国的言论,又嘲笑了英国政治家的偏信。
英人的冷漠有时是以好奇面目示人的。1988年我英国留学时,在假期里去酒馆做兼职。当时大陆留学生稀少。他们故作惊讶,或客客气气,眼神早已出卖了他们对红色中国的看法。我问:共产主义理论不是诞生在伦敦吗?他们很夸张地明白了我的意思。
在这种无聊的对话中,英国人依然十分礼貌,请、谢谢、劳烦的字眼不离嘴边,对我报以微笑。一旦转身,脸上的表情立刻松弛下来,仿佛内心与脸上的表情相互较劲,嘴唇竭力扭转脸上的轻蔑表情。无奈矫枉太过用力,让脸上的表情涌起几分滑稽。这种冷漠性格总让我联想到了多佛的白垩悬崖。英格兰海岸特有的白垩远看似坚固,实际上很松软,有点像皮肤病。我甚至从中闻到了一股消毒液的气味儿。
伦敦街头的行人
英国人的这种冷漠性格,既是文化基因的遗传,也有其历史原因。在中世纪,贵族们要把自家孩子送到另一个家庭里学习和生活。一位意大利人在15世纪末访问英格兰时,对这一习俗深感震惊:英国人缺乏亲情可以从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上直接展现出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当他们在家里长到7岁,最高到9岁时,都要送到其它家庭里当仆童,他们要在那里生活7到9年。这被称为学徒期。很少有人在生下来后能够回避这一命运。孩子们的孤独感如影随形,甚至伴其一生。
到了维多利亚时期,男孩子不再去另一个家庭,而是进入寄宿学校。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孩子,对父母的反哺之情也随之淡化,势必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这种冷漠感让英国人有很强的克制力。在葬礼上,亲朋家人低头祈祷,默默抽泣,少有人嚎啕大哭。
英国圣公会牧师和作家罗伯特·伯顿(1577-1640)曾经研究了英国人冷漠忧郁的特质。他在《忧郁的解剖》一书里开出了精神药方,却未奏效。直到维多利亚时代,岛国的生活变得富裕和优雅。英国人在增加体重的同时,脸上才堆出了层层笑意,其典型形象就是约翰牛。约翰牛与整个世界扳手腕,百年间独步天下,其他民族只有掌握了英语,才有与约翰牛交流的资格。
约翰牛们去外国旅行,要住在讲英语的饭店,吃英式早餐和午茶。在看各种新闻时,只有涉及英国的新闻时,才会抬头关注一下。他们在旅游中搭乘交通工具时,也在报纸上做填字游戏,尽可能与国内生活保持一致。很少有人乐意学他国语言,更别提了解别国的习俗和体制了。这种傲慢如今让英国人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他们最烦两个外国老乡在他们面前用本国语言交谈。这让他们气愤又无奈。他们只能把冷傲隐藏在礼貌背后,竖在汗毛孔内,对谈话充满警惕,甚至形成一种逼迫气场。
这种冷漠慎行被社会学家比喻为狐狸性格。狐狸对一切保持好奇心,却总压低视线,以怀疑态度审视一切,最后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解决方法。这确实与英国人的性格有些近似。他们敢于接纳和吸收相悖的观点,找出最简单易行的管控方式。英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地铁和公路。
经过探索和实践,他们把所有交规都简化成色线和图形标识,简单到仅靠大脑条件反射就能识别。这些色带和标识布满全国通道路的地方,没有一寸疏漏。这是法规和法网概念。无论是敬畏法律,还是出自内心,英国人都会遵从自己制定的法规。那脸上的高冷表情,也就成了维护国民价值观的坚硬外壳。
幽默
我在莱斯特大学留学的第一课,是老师介绍如何在当地生活和购物。老师说莱斯特市中心有个大菜市场,是西欧最大的露天菜市场之一,还用了好几个火辣的比喻,脸上带着诡异微笑。这让我们从心底里升起自豪感。虽说莱斯特大学在英国排名不高,但是有排名第一的菜市场,也很令人鼓舞和骄傲。
我和几位同学下课后跑去看,顿时有些傻眼。菜市场面积只有篮球场大小。老师从最好里面分出来的之一,究竟算是老几呢?同学们面面相觑。20年后,我探访母校时又去了这个菜市场。它已经搭建起了顶棚,环境更干净。我想起了留学第一课。此情此景,我体会到当时老师是在调侃。那是毛茸茸的幽默,温暖着,又酸酸地刺痒着。
英国人爱幽默,也乐意与朋友分享幽默。语言幽默有思维方面的机智,也有语意双关的文字游戏。说话曲里拐弯,话音刚落,敏感者会立刻捕捉到言语里的精妙。反应迟钝者回过神来,也会心一笑。人心隔肚皮,却可以用话语挠对方的痒处。这种柔韧又睿智的调侃,是英国人特有的交流形式。用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的话来说,这相当于猴子们相互梳理毛发。话语配合肢体动作和眼神交流,可以不断刺激大脑皮层,生出更多兴奋和乐趣。剧作家王尔德是幽默高手。他经常妙语连珠,转弯抹角地表达观点:有些人一来大家就高兴,有些人一走大家就高兴。简洁明了的句子里有大深意。
冷漠的人在节日里也爱搞笑
英国人心里有一个自我认可的标准。当这个标准被扭曲或受到戏谑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感到好笑,心里便会冒个幽默泡泡。这个泡泡里包含着价值评价。有研究者将幽默分成正幽默和冷幽默两种。前者是用乐观态度笑谈人生,后者是用揶揄和自嘲来掩饰尴尬。
英国人以冷幽默见长。这与英国人的冷漠性格简直是绝配。这里有一个经典段子:有一疯汉在伦敦交通要道演说,声言要烧掉白金汉宫,绞死首相。这立刻吸引了众多行人,一时交通大乱。警察急忙赶过来说:各位注意,赞成绞死首相的站到那边,赞成烧掉白金汉宫的站这边。留出中间的路让行人通过!众人大笑,随之散去。这个段子只适合英国人。
抖笑料是一种智慧,也是创意。我去北威尔士旅游时,看到贝茨柯依德(Betws-y-Coed)火车站出口有个指示牌。上面写着距离燕子瀑布(Swallow Falls)5公里。那是溪流汇成的微型瀑布,勉强算是当地八景之一,大部分英国人闻所未闻。当地人故意标出了它与世界著名瀑布的距离——距离世界上最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7229公里,距离世界上最高的委内瑞拉天使瀑布10,161公里。这种小老鼠与大象比个头的倔犟气势,让人哑然失笑。英国河水溪流多平静,在僻静处来一点浪漫描述,可以点燃游客的乐趣,非要去看一眼不可。这个创意广告为旅游景点加了高分。
英国并不总是美好,唯有自嘲可以彰显民族的乐观态度。英国Channel 4播出的喜剧《权力的猴戏》(Power Monkeys)有很高的收视率。每集约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选自当天新闻,然后串联起观众感兴趣的事件,造成反差和夸张的喜剧效果。2016年6月的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引发了社群撕裂。这也成了《权力的猴戏》的戏谑内容。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所以这就是公投,不知道将发生什么的人,向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的人提了一个无人知晓答案的问题?正是这样。啊,原来这就是民主。这种幽默不是调和,不是妥协,而是一针见血的英式质问和嘲弄。英国喜剧最爱拿政治人物开玩笑。经典喜剧《是,大臣》(Yes Minister)通过喜剧情节和台词,揭开了政党体制和文官制的弊端和黑幕。这种嘲弄政治体制的做法,看似自我贬低,却是英国人深层自信心的体现。
幽默画:这样更方便
幽默不仅需要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社会背景,还需要语境和环境,否则难以引起共鸣。英语中的同音词和多义词都是制造笑料的手段。英国人特别善于运用委婉说法(euphemism)来表达身体功能,自来水厂(waterworks)指泌尿系统,发热钻头(dangly bit)指阴茎。搞不清这些委婉说法,就会误认为双方在聊工程项目,毫无笑点。
如果不知道一些典故出处,也会更让人不知所云。在一个喜剧节目中,一位剧中人从窗户里探出头来,低声说自己正在讨论乌干达事务,观众一片爆笑。原来在1970年的一个伦敦媒体招待会上,一位乌干达政府内阁大臣与一位女记者性交时被当场发现。俩人一边穿衣服一边声称在讨论乌干达事务。这一桃色事件被媒体披露后,成为了一个经典笑料。
幽默当然也有很多禁忌,拿残障人的缺陷开玩笑就是一大忌讳。有些女性也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形象差。瑞贝卡·阿德灵顿是北京奥运会上的两枚游泳金牌得主。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说阿德灵顿的脸盘长得像饭勺,能减少水阻力。这引发了她和母亲的强烈不满。幽默是讨喜的方式。如果落入必须幽默的强制心理中,反而会弄巧成拙。
沉默
在大部分时间里,英国人都是在沉默。沉默是放空内心,沉浸在冥想当中,把自己幻想成了隐形人。哲学家罗素说:所谓幸福的生活,一定是指安静的生活,缘由是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够产生真实的人生乐趣。这种安静和沉默,可以制造内心的喜悦,而不是无聊和枯燥。英国人很享受这个过程。他们极少炫耀,也不爱吹嘘。他们把激动兴奋化为无动于衷,把传奇经历说得平淡无奇。听者需要懂得平淡无奇后面的深意。
沉默是礼仪的一部分。第四代切斯特菲尔德伯爵(1694-1773)在《教子书》(Letters to His son)中告诫儿子: 永远不要显得比你周围人更聪明,更有学识。将你的学识像怀表一样,小心放进自己的衣袋里。不要轻易拿出来炫耀,不要故意让别人知道你也拥有它。这是贵族的内心独白,也是贵族的做人准则。要懂得该闭嘴时闭嘴,自己不懂的东西不妄加评论。这种自审和谦逊往内心发展,就是理性中的沉默。有时沉默是一块磨刀石,让人的思考和洞察力更加锐利。
沉默可以分为不同级别。知识分子喜欢在沉默中思考人生。下层民众倾向于想入非非。英国多雾和湿气,容易唤起民众的古怪念头。暗夜中风吹草动,会有人说看到了中世纪骑士的影子。一个老教堂里漏雨,有人会说有少女在午夜抽泣。每当有鬼魂消息传出后,一张张苍白无力的脸色,转瞬间像从烤箱里端出来的香肠一样,满血复活。他们相互招呼着,立刻开启寻鬼之旅。科学无法证实幽灵存在,也无法证实不存在。这就是他们热衷鬼故事的理由。
我留学时也有类似经历。大学里有各种竞选活动,活跃分子经常把传单从门缝里塞进我的宿舍,期待我的投票。时间一长,我就感到有些厌烦。我想出一招。当小册子被塞进来时,我蹑手蹑脚走过去,猛然把小册子抽进来。外面的人看到小册子自动进了屋内,蹭地一下子跑开了,便跑便喊,有鬼啊。我自己在屋里捂嘴偷笑。几次以后,我看到有学生在楼外指指点点。大概是在议论闹鬼的事。竞选时间过后,没有人再送传单了,这一恶作剧也就寿终正寝了。
福尔摩斯雕像
在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后,沉默就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手段。固有的阶层意识让英国人倾向于警戒和寡言。沉默寡言背后,就是习惯开动脑筋进行推理和判断。福尔摩斯就是这样一位沉默寡言的大侦探。他话语不多,善于从对方的表情和言语中捕捉破案线索,通过蛛丝马迹寻找真相。虽然福尔摩斯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却集中体现了英国人的侦探意识和推理爱好。沉默冷峻的福尔摩斯塑像就矗立在伦敦贝克街旁的地铁站。他的住宅门牌是在贝克街221B。1936年伦敦城市扩建时,设计者根据小说中的描述,把福尔摩斯的家安置在此处,里面摆放了19世纪的家具和侦探设备,简直就是福尔摩斯故居博物馆。
沉默隐含着复杂情感。压抑自我、为他人而牺牲自己、毫无怨言地接受命运,这些都是英国人的最显著性格。女王伊丽萨白一世有句名言:我观看,而且我沉默。这是一种慎思笃行的态度。当代君主有三项政治权利,即咨询、鼓励和警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君主增加了第四项权利,这就是沉默和不公开表态的义务。电影《女王》讲述了黛安娜王妃意外死亡的故事,重点刻画了伊丽莎白二世的内心活动。女王说:现在的人们喜欢煽情和眼泪,华丽的表演。我不擅长这个,从不擅长。我习惯将感情深藏不露,不大惊小怪,不把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责任第一,个人第二,这就是我从小被灌输的理念,这就是我所知的一切。这是英国正统的文化价值观。2005年7月伦敦遭遇恐怖袭击后,人们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按部就班地工作。
老广告牌和街牌是伦敦的历史表情
英国人喜欢安静地思考,一旦考虑成熟,就会付诸行动。这种性格塑造了英国社会的独特渐进模式。从社会中冒出来的新兴力量,总有些自恋和任性。如果受到传统势力的压制,就会变得坚硬锐利,必须摧毁掉对手。如果未收到传统势力的阻挠,那么新兴力量也懒得管它。这就是英国人的多面性。一个人习惯沉默,不喜欢讲话,他走上舞台后也可以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一个人可能不喜欢社交,遇到老朋友后,他们也许会站着聊上几个小时,也可能在谈完天气后,开始漫长的沉默。这种沉默不是负担,而是自在随意。沉默包裹着私人空间,这个私人空间大得出奇,里面装满各种想法。外人触碰不得,也难以猜测。对于英国人来说,那种沉默,不亚于漫天的烟花。
摘自张讴著《英国风物记》(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讴,1959年10月生,英国莱斯特大学大众传播学硕士。曾任央视首任驻印度首席记者和央视驻欧洲(伦敦)资深记者。著作有《印度文化产业》、《英国风物记》、《与玄奘同行》等,编导的多部纪录片在国内外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