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对苏州的误解到底有多深?

某搜索引擎关于苏州的关键词,有这么一条:苏州属于哪个省?搜索指数居然还不低??

苏州人肯定想不到苏州已经不是江苏的苏州了,而是江南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苏州人人都有船,出门走水路?

外地人提到苏州,虽然联想不到江苏,但是肯定能联想到江南。

有苏州小娘鱼去北方求学,被同学问:苏州是不是到处是水,人人都坐着船出行?

也不怪外地人误会,江南水乡嘛,古诗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可不都是小桥流水人家!

苏州西靠碧波万顷的太湖,发源自太湖的河流,一路向东蜿蜒流淌,由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遇到洼地,就汇聚成了塘、湖,造就了水道纵横交织、湖塘星罗棋布的景象。

但现代苏州,出于城市建设的需要,一些低洼水地早已被填埋,在上面建了高楼大厦。保留下来的湖泊、水道,早已失去了原来水路交通的意义,而更多成为古城原始风貌的一部分。

要想在苏州体味水乡的感觉,只能在景区里花一笔钱,坐一坐乌篷船。

苏州人说话都是吴侬软语?

如果城市有性别,外地人对苏州的印象一定是偏女性向的:温婉、柔和、秀丽。苏州人说话都是吴侬软语,轻声细语,恐惊天上人。

苏州话的软糯,跟它的咬字和语调有关,唇齿音多,抑扬顿挫,再加上喜欢用叠词、语气词,所以听起来百转千回。

虽然软糯,但苏州人也是有脾气的,生气起来,请倷吃记耳光。骂起人来也毫不含糊,赤佬、十三点、戮桥户头,不带脏字,却一针见血。

其实走在苏州大街上,能听到苏州话的概率并不高,即使在本地化程度最高的古城区,日常听到的交流还是普通话为主。苏州本地人,在公司、学校等公众场合,也是说普通话。

苏州人早已接受了移民城市这一事实,虽然在本地中老年这一群体中,苏州话依然是主流,但在年轻人、儿童群体里,苏州话的使用比例是越来越少了。

苏州人的一天就是喝喝茶听听曲?

那些种草苏州的文案都这么写: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茶馆太多……

悠闲、富庶、慢节奏,成了苏州的标签。于是就有人以为,苏州人的一天,就是逛逛园林,去茶馆喝喝茶,听听曲儿……

这个误会可太深了。那只是旅客眼里的苏州以及苏州人。

苏州除了旅游城市外,它还有个称号最牛地级市。这才是现代苏州的真实面目。

能从一个平平无奇的地级市,逆袭到GDP全国排名第六的位置,除了高瞻远瞩的规划外,更离不开苏州人敢拼敢闯的精神,努力奋斗的身影。

在园林里喝茶,在茶馆里听评弹的,除了外地游客,就是本地退休的老年人。苏州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都是努力工作的打工人。

苏州人都嗜甜吃不了辣?

甜,也是苏州的标签。

外地人谈苏州人的口味,这么说:炒青菜都加糖;苏州的面都是甜的;苏州人吃不了辣……

苏州人与其是说嗜甜不如说嗜鲜。

春天的香椿头、青团子,夏天的黄鳝、三虾面,秋天的鸡头米、大闸蟹,冬天的茨菇、冬酿酒,吃食随着时令、季节走,讲究一个鲜字。

菜里放糖,也是为了吊鲜味,苏帮菜讲究清淡有味。

苏州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口味其实早已不那么单一。

苏帮菜只是其中一种,粤菜、川菜、徽菜……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口味,都能在苏州找到。

苏州人也不是都喜欢甜,排斥辣,也有无辣不欢的本地人,也有喜欢手擀面的苏州人。

苏州烟雨迷蒙,气候宜人?

有人以为苏州的气候就是春有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烟雨迷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真相是苏州的确四季分明,但冬季和夏季特别漫长,冬装和夏装一穿几个月,舒服的春天和秋天就像所有美好的东西一样短暂即逝。夏天的苏州,非洲人来了都要吐槽热,冬天的苏州,东北人来了都瑟瑟发抖。

苏州的雨多,尤其是梅雨季,但本地人一点不觉得美,反而是 澳糟,到处湿哒哒,衣服晾不干。

当然习惯了这种湿润也有好处,比如苏州人普遍皮肤细腻白皙,这跟气候也有一定关系。

人对于未知的领域总是充满固执的想象。

就像总有人以为内蒙古人都骑着马去上学,新疆人都擅长载歌载舞,海南人绝不会被水淹死……

外地人对于苏州的误解与印象,背后其实寄托的是对江南的一种向往。

图:苏茶网、摄图网

当时好侠来姑苏,千金不惜酒满壶。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