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7日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显示,十年来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普遍提升。2024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5.42分,比2012年提高了15.14分。31个省区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相比2012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三个梯队见证区域创新水平提升

报告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五个方面,选取12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对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

根据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全国31个地区可以划分为创新领先地区、中等创新地区和创新追赶地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2024年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和浙江,与2012年排名完全一致,这些地区创新能力强劲,为我国创新领先地区。第二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50分的地区,2024年包括重庆、湖北、陕西、安徽、山东、四川等21个地区,比2012年增加了14个地区。中等创新地区数量的大幅增加显示我国各地区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取得良好成效第三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在50分以下的地区,2024年包括青海、云南、新疆和西藏4个地区,比2012年减少了14个地区。云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比2012年提升了12.73分,青海提升了8.41分,新疆和西藏分别提升了5.55分和5.86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步明显。

三大科创中心引领地位强化

报告显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辐射带动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北京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24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6.2分,综合排名全国第2位;创新成果溢出效应明显,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4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上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多年排名全国第1位,科技活动财力投入指数排名全国第一;长三角在上海的引领下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共同体,技术国际收入已接近全国的50%。广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位列全国第4,科技活动人力投入、技术成果市场化、资本生产率均居全国首位;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集群。

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地区表现不俗

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沿江11个省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

长江中游地区,以武汉为创新高地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R&D经费支出、R&D人员占全国比重均为9.5%左右。长江上游地区,以重庆和成都为高地辐射引领四川、贵州和云南,R&D经费支出、R&D人员占全国比重均为8%左右,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为10%。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线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9位,科技活动产出排名全国第4位;山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11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排名比上年提升7位;甘肃、青海努力改善创新环境,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并通过激励企业创新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区域竞争力。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供图)

报告指出,未来,要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区域间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在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经济日报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