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报告指出,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2000年至2015年间增加了5岁,达到71.4岁。这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人均寿命上涨、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强,养老产业发展正逢其时。
老龄化+二胎施压 我国落后养老产业待爆发
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完整、健全的产业链与产品类型标准体系;养老金收支不平衡、发放困难等问题出现;养老服务长期处于落后发展阶段……以养老服务中的养老床位数量为例,2014年我国养老床位551.4万张,2015年养老床位上升至669.8万张,以“十二五”规划目标作为参考,养老床位缺口超过300多万张。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国家7%的标准。预计2020年老年群体将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之后我国老年人群体将长期保持在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3上下。
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的同时,二胎政策已经放开,新一轮婴儿潮将至,这意味着每个家庭2 名核心成员将担负照顾4+2的重任。
老龄化与二胎施压下,我国发展养老产业,缓解社会与家庭养老“负担”将成为趋势,养老产业亟待爆发。
三类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成重点
目前全球主流的养老模式有三类,分别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
在我国,居家养老(也称传统养老)是主流,在三类养老模式中的占比达96%,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比例极小,分别为1%和3%。
三类养老模式各有优缺点。比如传统居家养老成本较低,但设施不齐全,没有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点;机构养老设施齐全,安全性较高,但成本较高,且自由度与隐私难保障;社区养老因政府介入,所以成本较低、自由程度高,但目前服务对象覆盖面不广,所提供的服务也有限。
三类养老模式优缺点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多地发布的养老规划来看,未来传统居家养老比例将有所降低,机构养老比例保持3%不变,社区养老将从现在的1%上升至7%,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预计其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劣势有望在未来快速改善。
养老产业发展空间极大 投资窗口迅速开启
2014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目前仅为4.1万亿元,占GDP的比例不到7%,而美国养老服务消费占本国GDP为22.3%,欧洲养老产业占GDP的比例则有28.5%,养老产业未来发展空间极大。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从2014年至2050年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将从4.1万亿元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中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养老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时代。受此利好驱使,养老产业投资窗口迅速开启。
养老产业主要包含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养老金融与养老用品四方面。从政策和市场需求两方面来看,未来养老服务和养老金融发展潜力强劲,值得关注。养老服务是养老产业的基础,随着社会养老压力加重、人力成本高涨、服务业用人短缺,未来服务机器人、智慧养老将成为新趋势。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有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居民自主购买的养老金融产品构成,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年末结余基金约占中国养老金储备的90%,企业约占10%,居民自主购买养老金融产品在养老金中的占比近同于无。当前,我国养老严重依赖强制养老保险,这一模式对国家财政有较大压力,亟待改善,这就为养老金融带来发展空间。目前,长期护理险、以房养老等方式已经出现,未来养老金融将日臻完善,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