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7日公布2016年人口统计结果。记者将这一最新统计结果与10年前的数据相比,用数字拼出“人口地图”,折射出香港社会的十年变化。
教育程度提高 普通话更普及
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人口中,华人比例约为92%,非华人菲律宾人和印尼人居多,分別占总人口2.5%和2.1%。
粤语是香港最常用语言。5岁及以上人口中,大约89%的人在家中以粤语交谈,另有6%的人自称能说粤语。不过,相比10年前,英语和普通话的普及率明显提高。5岁以上人口中,以英语为家中常用语言的比例从2006年的3%略升为2016年的4%,另有49%的人自称能说英语,高于2006年的42%;能说普通话的人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40%增加至2016年的49%。
统计结果显示,香港人口教育程度在过去10年间有所提高,曾接受中学或以上教育的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75%增加至80%,曾修读学位课程的比例从15%上升至22%。
“不婚”比例上升 家庭规模“变小”
数据显示,就婚姻状况而言,20至49岁人群中从未结婚的人所占比例在过去10年间有所上升。其中,30至39岁人群中,男性从未结婚的比例2006年与2016年持平,均为39%,女性从未结婚的比例则从2006年的27%上升到2016年的30%;40至49岁人群中,男性从未结婚的比例从2006年的14%上升至2016年的18%,女性相应比例则从14%上升至16%。
统计结果反映出香港家庭住户结构有所改变,平均每户人数由3.0人下降至2.8人,以致住户数目增长快于人口增长。
由于生育率偏低,由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住户比例由2006年的41%下跌至2016年的37%,只由夫妇二人组成的住户比例则由14%上升至15%。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独身趋势更为普遍,一人住户比例从10年前的17%上升至18%。
收入增五成 专业人员增幅明显
相比10年前,香港工作人口数量从337万人增加至376万人,每月主要职业收入中位数增长50%,达到1.5万港元。家庭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为2.5万港元,比10年前上升45%。
在工作人口中,约38%任职经理及行政级人员、专业人员及辅助专业人员,比2006年的33%有所增加。其中辅助专业人员升幅最为明显,由2006年的16%增加至2016年的20%。相反,从事工艺及有关人员的比例则从2006年的9%下降至2016年的6%。
按经济行业分,进出口、批发及零售业从业人员最多,占工作人口总数约19%;其次为公共行政、教育、医疗保健及社工活动,从业人员占比约为15%。
老龄化加速 性别比例进一步失衡
统计处发布的数据还显示,香港人口年龄中位数由2006年的39.6岁提高到2016年的43.4岁,反映出人口老化趋势。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由2006年的12%上升至2016年的16%,升幅相当于1986年至2006年总共20年的升幅,显示人口老化步伐加快。
就人口性别比例而言,除去外籍家庭佣工,相对每千名女性的男性人数由2006年的961下跌至2016年的925,显示性别比例进一步失衡。不过,不同年龄组别的性別比例有差异。其中,25岁以下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而25岁以上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