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昨日发布2013年《生态城市绿皮书》。报告指出,面对极端的降雨事件,许多城市缺乏科学的预警机制、应对技术和治理手段。中国生态城市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绿皮书同时公布了2011年中国生态城市前十位,其中北京位列第四。

根据住建部2010年对全国351个城市的调研,在2008年至2010年间,中国62%的城市都曾发生过内涝事件,发生3次以上较大内涝事件的城市有137个。报告指出,这暴露出我国城市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对排水系统不够重视,投入严重不足;城市大规模开发建设干扰地表覆被和自然水文条件;对园林、水利、道桥等方面缺乏综合规划。面对极端的降雨事件,许多城市缺乏科学的预警机制、应对技术和治理手段。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现实,进行了深刻思考与研究。《报告》遵循生态城市发展规律,规划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三阶段走”战略,按照生态城市绿色发展理念与建设标准,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用“核心指标+扩展指标”建立了动态评价模型,并评选出生态城市健康发展100强、特色发展50强等。   《报告》依据动态评价模型评出2011年生态城市前10位的城市是: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北京市、南京市、珠海市、厦门市、杭州市、东莞市、沈阳市;   环境友好型城市前10位的是: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珠海、厦门、天津、宁波;   资源节约型城市前10位的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珠海、厦门、西安、呼伦贝尔;   循环经济型城市前10位的是: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北京市、重庆市、苏州市、天津市、烟台市、武汉市。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