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未必讲究奢华

不论是在好莱坞的电影中还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看到的富人乘坐的汽车是无比的豪华,而在中国人心目中豪华车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的确,美国有一部分富人是以豪车代步,特别是在娱乐圈,玩的是炫耀和酷。而从财富积累和投资的角度讲,大把钱用在所谓豪车上并不值得,因为汽车的功能是代步,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主要是安全和舒适。美国人常讲,不要用汽车的价格或是品牌将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定格,因为大多数人并不在乎一个人开的是什么车,他们更注重人的个性。

脸书的创办人扎克伯格身家有168亿美元,天量财富并没有改变扎克伯格的习惯和风格,他最爱的着装还是T恤、帽衫和牛仔裤。扎克伯格开的车是本田讴歌四门轿车,在美国的售价只有3万多美元。扎克伯格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吃穿有余,却也不是巨奢之家。这种美国传统中产家庭氛围讲究平和、奋斗,这直接影响了扎克伯格的事业和人生。比尔盖茨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深受汽车文化影响,他也曾着迷于保时捷等名牌汽车。但这名已经退休的世界首富现在的座驾,也不过是一辆不超过10万美元的保时捷911敞篷车。在中国,上百万美元的豪车成为富人的宠物,镀金的汽车受到一些富人的喜爱,但恰恰在这一点上,美国人会说中国富人如同土豪。仅在富人开什么车上,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的汽车经就能反映出美国富人的节俭和实用风格。

住宅不图豪宅但求舒适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亿万富豪的住宅一定犹如皇宫,金碧辉煌,堆满了名画、古董。大部分的美国超级富豪所拥有的豪宅市场价值都不低,但也未必每一个亿万富豪都是把自己的家建成金窝、银窝。根据统计,美国富人拥有千万美元以上豪宅的人数比例并不高,更多的富人的住宅价格在100万美元至500万美元之间。而在美国百万富豪人群中,他们的住宅平均价值在30多万美元。

谈到美国富人在住宅上的节俭例子,大家常列举的人是股神巴菲特。巴菲特拥有的资产达到470亿美元,而他的住宅依然是1958年以3.15万美元购买的居住面积600平方米、有五间卧室的住宅。巴菲特在众多亿万富豪中对住宅的拥有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这也反映出他的投资哲学,他说,如果一个人对拥有一件物品10年以上还不能感到满意,那你就在10分钟之内处理掉它。按照巴菲特拥有的财富,要买千万、上亿美元的住宅简直是小菜一碟,但巴菲特50多年没离开老窝,这不是抠门,而是巴菲特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舒适的家即足矣。

不可否认,一些亿万富豪的生活是节俭的,但在住宅上并不节俭。戴尔曾说他喜欢居住的简单一些,然而它在德州奥斯汀的住宅却占地20英亩,这座1997年兴建的豪宅居住面积为3.3万平方英尺,被当地居民称之为“城堡”,因为住宅被高墙包围,警卫十分严密。甲骨文公司总裁埃利森在加州修建的住宅是日本建筑风格,占地23英亩共有10栋建筑。建筑群模仿日本16世纪古都京都的建筑风格而建,整个住宅花费2亿美元。当然拥有价格不菲的住宅也是一种投资,富人们在自用住宅上往往是讲求社会环境好、居住舒适,并不见得是以豪宅作为居住的标准。

购物上避免随机性

根据统计,在美国使用现金购买豪华汽车、珠宝或是电器的人群中,86%的人不属于富人。中国人喜欢现金购物,与支票不流行有关。但使用现金购物特别是在购买奢侈品时,往往容易出现花起钱来没有计划,花钱变成跟着感觉走。美国石油大亨皮肯斯拥有14亿美元的财富,他的节俭之道是每5年买一次西服,每次只买三套。到超市买菜时一定要写好清单,然后带上只可以满足购买物品所需要的钱到商店。人们会说,这不是在憋自己吗?是有点受憋,但这里的要点是,购物最容易成为人们胡乱花钱的形式,为避免这种购物上的随机性,不少富人钱包里都不会带许多现金。

到平价商店购物

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虽然不属于大富豪之列,但奥巴马一年40万美元的收入也不算少。密歇尔最喜欢去的商店是美国大众型商店“塔吉特(target)”,这个商店中的产品价格算是低的,也都是些普通百姓可以消费的起的商品。还有一些富人和普通百姓一样,收集折扣券来购物。拥有4000万美元财富的史万科,使用折扣券购物已成她的习惯,而且坚持了很多年。史万科还有一些节俭的做法,例如大宗采购牙膏和手纸这类日常用品,利用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异自然就节省不少钱。法兰克莉身家有1亿美元,作为女性法兰克莉从不在零售店买鞋子和衣服,而是在网上淘宝,而且专买有折扣的服装。

在积聚财富的过程中,拥有节俭的心态很重要,生活中避免乱花钱并将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投资或是储蓄,这是最基本的理财之道。根据统计,在美国富人和富裕人群中,74%的人在塔吉特的购物,63%的人在家居用品店购物,而在Tiffany店购物的人只有5%,在Luis Vuitton购物的人比例为2%。在美国富裕人群中,71%的人每月使用纸质折扣券,54%的人每月使用网络上提供的折扣券。

在饮食上不花天酒地

美国的饮食文化当然不如中国饮食文化那样博大精深,美国人在饮食上很讲究营养和卫生安全。大吃大喝在民众中少见、在富人中也不流行。奥巴马经常到快餐店买汉堡吃,甚至招待身边工作人员也是一顿快餐。在中国一桌宴席上万元人民币也许不算稀罕,但在美国一桌上千美元的宴席算是够豪华的了。美国一些超级富豪尽管身家财富过亿,但在节俭上也有一些特色,虽然这些特色有时候近乎吝啬,但也能反映出富豪并不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史坦佛大学教授大卫拥有13亿美元的财富,这些财富多来自于他的投资。大卫的节俭习惯是:在豪华餐厅就餐时,一定要留出一半美味佳肴给第二天吃,这叫一餐两吃。大卫15年来都是自己剪头发,而开的车是一辆普通德国车。大卫说,他的节俭习惯来自于父母,不挥霍是一种美德。

人们常说,真正美国富人的生活方式是将赚来的钱明智地投资、不断地积蓄和生活上节俭。而哪些超越收入水平、盲目追求高档生活标准的人,最后面临的结果可能是身负重债、难以养老。在家庭理财上,简单的概念是人们如何做出选择以及个人的责任,这可能就会决定人的生或之路。

富人致富的思维特点

以上说的是美国富人生活上节俭的风格,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富人在积聚财富上的思维是什么。美国作家希尔伯德利用几十年的时间采访了成千上万白手起家的富人,以了解这些富人在致富上有什么样的思维,探求为何这些人可以白手起家积聚大量的财富。在《富人如何思维》一书中,希尔伯德谈到了富人与中产阶级在如何积聚财富和看待财富上的一些不同点。首先,中产阶级家庭在积聚财富上注重省钱,而富人眼光放在扩大收入上。这应当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但也是很现实的思维。在理财上,所有的理论或是实用方式都会提及省钱是基本之道。但人们可能会意识到,如果不能开源、只是节流,节下的流恐怕是涓涓溪水,而难以成为江河海洋。比如美国2012年的个人平均收入为38000美元,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省吃俭用,将收入的10%积攒起来,这应当是很不错的了。但尽管如此,一年积攒的钱也只有3800美元。这基本上不是发财致富的模型,因为这样的做法永远成不了富人。富人也会省钱、比如节俭生活,但富人在积聚财富上首先考虑的是增加收入,当一个人年收入达到100万美元时,即使将收入的5%用于储蓄,一年的财富积累就是50000美元,这就叫水涨船高。

很多中产阶级家庭是打工族,他们改善生活和经济地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教育来获得薪资较高的职业,究其一生,仍是为他人打工。多数中产阶级将自己做生意、搞创业看成是风险极大的事,而富人则把自己创业看成是通往富人之路。多数人形成的观念是,如果我每个月的收入是2000美元,我所要努力做的是争取能找到每月3000美元的工作,或是打两份工去赚这个钱。即使在商业圈子里打拼、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也往往把增加收入的希望放在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上。富人在致富上,想的是创意、创新,而这种创意和创新可以成为民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富人要赚得就是这种创意的钱。

在生活方式上,中产阶级家庭往往遭遇入不敷出的困境,因为美国的经济体系是建立在民众的消费上,而为了鼓励民众消费,各种有利于消费的方式和手段不断翻新和出笼,而负债消费已成为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标准方式。相比而言,富人的家庭生活多为量入为出,而且很多人是过着中上等水平的生活,他们住不算豪华的房子、开大众性汽车。一位富婆曾说的,她不会找人专门来为自己设计服装,也不会购买昂贵的珠宝,那钱都花在哪呢?投资,用钱去赚钱。那么富人这样拼命赚钱而又不舍得大笔消费享受生活,他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呢?大多数富人给出的答案是:获得财务上的自由。当一个人财富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不再是金钱的奴隶,甚至不再是别人的奴隶。获得经济上的自由是富人致富的原动力,它驱动着人们去建立自己的财富王国。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