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之后的运输机,世界十大运输机排名

两架即将交付的运-20运输机从机库移向跑道(2016年6月摄)。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摄

7月6日,中国空军运-20飞机授装接装仪式在空军航空兵某部举行。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表示,中国自主发展的运-20飞机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标志着空军战略投送能力迈出关键性一步。

新华社报道称,运-20列装空军,标志着国家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和我国远程投送力量发展取得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工业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标志,对我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带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其实,自2014年11月在珠海首次公开亮相以来,运-20这种被命名为“鲲鹏”的大飞机,一直是各大媒体持续关注的热点。而在其正式列装之前,关于该机的各种报道、传闻、“坊间消息”“内部资料”等,也曾纷至沓来,不时见诸各种媒体平台。理清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不难发现,大众关心的,无非是几大问题:为什么要研发运-20?运-20对军队乃至国家的意义有多大?中国需要多少运-20?对这些问题,本文或许能给您一些启示。

怎样才算得上“大型”

首先,要了解运-20是一种什么样的飞机。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介绍,运-20是空军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装备,是中国依靠自己力量研制的一种200吨级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运输任务。

军用大型运输机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就将当时的民用“大型运输机”——容克-52,用于军事领域。二战中,容克-52成为德军远程空运、战场调兵、实施空降作战的主要运载平台。同时期,美国在DC-3型民用运输机的基础上,研发了C-47“空中列车”式军用运输机,在二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搭乘C-47运输机的美国大兵,穿梭于欧洲、亚洲、非洲、太平洋的各个战场。

二战后,基于战争经验,各军事强国对大型运输机都十分重视,将之视为增强空战运输能力的利器。冷战逐渐升温,美国和苏联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结合军队的实际需要,加大了对大型运输机研发力度,一些新的运输机型号也相继问世。而随着军队装备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空中运输的要求越来越多,提出的技术指标越来越严苛,军用大型运输机也就越造越大。比如,1954年首飞的美国“大型运输机”、著名的C-130“大力神”飞机,最大起飞重量为70多吨;到了1968年,当年首飞的美军C-5“银河”式大型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竟然达到380吨。而C-130也“降格”为中型运输机。

目前,军用大型运输机的代表型号有美国的C-5、C-17,俄罗斯(苏联)的伊尔-76,欧洲多国联合研发的A-400M等型号。中国的运-20,是这一群体里不折不扣的新人。在新华社相关报道中,提到了运-20对“提高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和我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提高空军战略投送能力”的表述,基本阐明了军用大型运输机的主要作用。那么,这些大家伙到底能干什么呢?

战略投送是关键

战略投送,简单说就是“把军队或物资运到可以发挥战略作用的地方”。最能体现空军战略投送的例子,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为保障美军的后勤,美军军事空运司令部出动C-5型运输机126架、C-141型运输机265架,并征用不少民航飞机。这些大型运输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大批美军士兵和装备从世界各地快速运抵中东,对于美军缩短战争准备期、赢得先机发挥了巨大作用。

1990年8月7日,美军20架C-141运输机(起飞重量170吨),将第82空降师一支2300余人的先头部队和基础装备,直接从美国本土的东海岸运到了海湾。9月8日,该师后续部队共1.2万人全部到达海湾,包括直升机38架、坦克51辆、反坦克导弹180部、火炮26门。为运送这些部队,美军先后出动C-5型运输机71架次、C-141型运输机908架次。而另一美军主力第101空中突击师,其先遣部队有144人和6架“阿帕奇”式武装直升机,只搭乘2架C-5就抵达了战区。

冷战中,苏军依靠大型运输机,战略投送能力也相当强大。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8月20日,苏军先头部队2000多人及装备,全部搭乘运输机降落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鲁齐内机场,其中30架安-22型大型运输机,搭载了120辆坦克和装甲车。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苏军在12月24日到26日两天内,出动伊尔-76等大型运输机280架次,将5000多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运送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反恐救灾作用大

运送部队和作战装备物资,只是战略投送能力的一部分。在反恐等特种作战方面,大型运输机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以色列突击队营救人质的恩德培行动就是一次典型案例。

1976年6月27日,一架载客258人的法国客机,从以色列飞往法国途中被恐怖分子劫持到非洲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劫机者释放了非以色列籍乘客,但仍扣留了105人作为人质,要求以色列释放在以色列、肯尼亚及其他地方逮捕的53名恐怖分子。

7月4日,以色列出动3架C-130运输机,装载着一百多名突击队员,远程奔袭4000公里抵达乌干达恩德培机场。以色列突击队员着陆后迅速行动,击毙10名恐怖分子,成功解救人质。

在非军事领域,大型运输机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南部,造成约20万栋房屋倒塌,近百万人受灾。在美国的救灾行动中,运输机、特别是大型军用运输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到9月4日,短短几天,就有379架运输直升机和95架大型运输机被派往灾区转运救灾物资和灾民,五千名伤情较为严重的灾民被大型运输机运送,快速向其他地区转移。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方面为弥补远程运输的不足,从俄罗斯进口了一批伊尔-76。1998年抗洪救灾,这批飞机第一次展现了强大的空运能力。此后,伊尔-76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中国军队的各种演习、救灾、海外撤侨、对外援助等任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8年的冰雪灾害中,伊尔-76向南方灾区运送了大量御寒物资、食品、各型特种维修器材等物资。同年5月,在汶川地震的救灾行动中,伊尔-76承担了超过一半的空运量和约七成的空投量。震后不到一个半小时,第一架伊尔-76就连夜将救灾队员和物资运抵灾区。2010年4月的青海玉树地震中,中国空军出动9架伊尔-76,到5月2日共空运救灾人员和伤员4600余人,物资1900多吨。同年,伊尔-76还在江西抚州、青海格尔木等灾害中参与救援。

近年来,中国空军的伊尔-76的海外“出勤率”也很高,不仅顺利完成利比亚撤侨(2010年)、马航失联飞机搜救(2014年)、运送志愿军遗骸回国(2014至2016年)等任务,还飞赴巴基斯坦(2008年、2010年)、马尔代夫(2014年)、马来西亚(2015年)、尼泊尔等国参与海外救灾。尤其,2015年1月12日6时50分,中国的2架伊尔-76飞机从三亚相继起飞,当天10时03分就将救灾物资运抵马来西亚吉隆坡,并于当日17时40分返回。仅用三个多小时,就将上百吨救援物资跨海运送到异国灾区,并在当天返回,大型运输机的效能,可见一斑。

大型运输机是国之重器,中国能够自主研发,不仅可以摆脱受制于国外进口的窘境,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时设计、装备更多更适应中国需求的大型运输机。

此外,大型运输机作为重型空中平台,本身有很高的适配性和多用途性,可以在一个型号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的不同用途的型号。比如,俄罗斯的伊尔-76运输机,就衍生出了预警机、巡逻机、空中加油机等型号。这种“一机多用”,避免了重复设计新机体,减少了研发新机型的成本;同时,多种型号同一机体,也减轻了后勤维护的压力。一种成功的大型运输机平台,不仅可以为本国所使用,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口,增强本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这对于拓展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是有益的。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