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

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后四段为第二部分,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

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一首琴曲《梅花三弄》别具风情。

梅花三弄歌曲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梅花三弄歌词的意义)插图

梅花三弄的“三弄”指的是同一段曲调反复演奏三次。

这种反复的处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风中次第绽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个性和节节向上的气概。

梅花三弄歌曲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梅花三弄歌词的意义)插图1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

《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音段主旋律在低、中、高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

《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与今琴曲中“三弄”,似有相通之处。

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并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语。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是东晋大将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如果说“三弄”的主题刻画了梅花清香悠远、恬静洁白的性格,那么这一段的音乐仿佛为我们勾画了梅花于岁寒之中昂首挺立、临风摇曳的形象。

第九段再现了这一主题,旋律移到低中音区,更为浑厚有力,霜晨雪夜之中,梅花傲骨凌凌之性格,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无论雪压霜欺,越显其孤踪之不可企及,梅花精神真可谓超乎旷绝,采冷艳,挹幽香,友芳姿,终非凡骨!

从此曲的整体结构来看,它实际是从“散起”到“入慢”,尔后逐步加速,节奏也越来越复杂而多变,具有“一气呵成”的结构推动力。

到第九段结束时,音乐开始渐慢,张力也随之减弱,音乐进入收束阶段,第十段带有较多的散板性质,即琴曲中比较常见的“入慢”。

“尾声”进一步将音乐的节奏、节拍放慢、简化,最终结束,实现了乐曲整体结构的浑然一体和统一平衡,和多数琴曲的旋律发展手法相似。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