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建筑师与一个纺织工业园的故事。

从桂林市区出发,往阳朔方向开车,会路过一个叫九美桥的地方。建筑师黄佳武和团队第一次来到这个听起来很浪漫的地方时,看到的却是一块坑坑洼洼的废弃土地。

“那是2013年,我们接到了一个项目,要将这块地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 黄佳武回忆。当时,他们眼前的这片800亩的地块上,南面是一间废弃的砖厂,厂房被拆得稀稀拉拉,剩下外面一个个挖砖泥留下的大坑,积满雨水;北面则是周边农户自己挖的一口口鱼塘,周围还有养猪场留下的痕迹。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吴清山摄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告诉黄佳武,他们小时候经常来这边玩。那时候,周围都是天然湿地,中间是隆起的小山坡,有茂密的树林和许多小动物。但如今,地貌已经基本被破坏了。

溢达集团想在这里建造的纺织园区,而RLP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想到的不仅仅是将地推平、建一堆厂房这么简单,是希望“将建筑与自然地貌相融合,设计一座最大限度展示中国山水文化、并与最新工业概念相结合的产业园区。”

先进工业技术 生态旅游体验,看似完全不搭边的两个概念,要怎样在一片土地上结合起来呢?这对黄佳武和他的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黄佳武,RLP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董事/总经理,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拥有逾三十年的建筑设计及项目管理专业经验

解码桂林山水的秘密

作为一位从业已经30多年,从高中时期开始便对建筑情有独钟的建筑师,黄佳武一直倡导将建筑环境与自然元素相融合。他认为,设计不仅仅应该兼顾美学和功能,也应该尊重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一切,成为社会利益的载体,这一点,与RLP的理念以及溢达集团的要求倒是不谋而合的。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建筑初期

“首先,我们很抗拒做土方平整、一切推平的那种建筑方法。我们特地请教了广西大学的教授,想了解广西文化的意义是什么?桂林最大的特色在哪里?”教授的回答出乎他们的意料:虽然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桂林最有特色的,其实不是山,也不是水,而是山与倒映在水中的身影互相映衬的、一种优美的意境。

这给了团队很大的启发:能不能在园区中呼应这种意境,让大自然做主角,建筑成为配角?也就是说,他们希望在大自然中融入一间工厂,而不仅仅是在工厂中建造一个花园。

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得处理地表。黄佳武的团队选择了保留地块中间的低洼,对周围土地和湖底进行了保护性的修复和开发。雨水积聚起来,随着时间流逝,让低洼逐渐变成人工湖。厂房和办公楼沿湖坐落,用倒映的影子化解了自身的庞大。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产业园与桂林的喀斯特地貌相映成趣

在北面原有的丘陵地带,他们保留了较好的生态环境,留下了竹林,深坑修复成了湖泊、沼泽等,看上去生机勃勃。到了冬天,这片山体斜坡还形成了一道自然的屏风,阻挡并弱化了刺骨的东北向季风。

“桂林的土地很肥沃,地表修复后,小生态一下就丰富起来。工人们在抽干其他小水洼的时候,发现水里居然有鱼,最大的足足有1米多长!”黄佳武双臂比划着说。原来,由于桂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地下水系非常丰富。外面的小鱼顺着湖底石间的缝隙游进来后,在富含营养的水中安营扎寨,加上没有天敌,不知不觉就越长越大。

大家原以为低地水洼中积聚的是雨水,如今才知道,它是与整个地下水系相连的,即使到了冬天也不会干涸。如今,丰富的水中生物吸引来了野鸭等动物,就连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的白鹭也来到人工湖栖息,重现 “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人工湖还能帮助园区调节水位,防止洪水。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恢复生物多样性,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去净化湖水,让生态环境充分自我调节,从而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黄佳武补充道。

不期而遇的挑战

园区主要的厂房和建筑物,都建在了地表原本破坏较大的南边。设计团队没有填平低洼地区,而是就着地块原来的海平面高度建造了生产车间。

正是由于降低了水平面,生产车间虽然长宽足有200米和90米,但高度只有22米,因此从路面上望去,这座庞然大物却并不扎眼,从公路上只会看到部分建筑和轻巧的屋顶,因此与道路两边原有的山水风景也更加和谐。

厂房的飘檐屋顶,一方面与远山呼应,也让方方正正的建筑减少了笨重感,让屋顶的一角像纸被揭开了一样轻盈;另一方面,它还增加了功能性,将自然光引入室内,从而减少了室内的照明用电。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飘檐屋顶

“我们选择了不填平地表的施工方式,因此不需要去其他地方拉大量沙土来填埋。”黄佳武解释,“同时,因为旁边公路的海平面比我们高,所以有暴雨水浸的危险时,也会在园区的内部处理,不会影响周边的土地。”

RLP团队应用的策略,称为“海绵城市”,利用水体根据降雨量来平衡储水量, 减少低洼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使之成为一个可以抵御自然灾害的径流调节器。

令设计团队始料未及的是,从2016年开始施工到2019年完工,当地果真发生了不止一次洪水,其中不乏50年一遇和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连续的暴雨、北边河流的泛滥,让整片工地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他们紧急增加了4台水泵,在洪水最严重的时候,甚至临时修建了一道长长的堤坝,用来保护已经进入工地的机器。幸运的是,园区提前规划的排水系统经受住了挑战,在这几年中,项目没有因为一次次的暴雨和洪水受到破坏。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园区内,存在建筑摄

竹板、青砖、绿苔

黄佳武毕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自从业以来,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当现代建筑开始大规模使用钢筋、混凝土、玻璃幕墙之后,经济全球化对于文化多样性侵蚀的问题就越来越明显。不论是大都市CBD,还是产业创业园,看起来风格总是相差无几。

与此同时,建筑对于环境所带来的负担,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黄佳武曾看过一些统计:都市里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主要来源并不是汽车。以香港为例,其实近90%的电耗和60%的碳排放都消耗在了建筑内部,比如电梯、空调、照明等等。“所以建筑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是非常大的。”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黄佳武与设计团队

十几年前,当西方开始讨论碳排放的时候,RLP建筑事务所已经将环保建筑认定为未来高密度城市必须解决的问题,一直在实践中做着各种创新。刚到内地推广这种理念时,黄佳武承认,是受到过不少限制的。但让他惊讶的是,随着近年中国对于环保排放越来越重视,环保建筑的理念似乎一夜之间遍地开花,应用起来顺利了很多。

因此,在桂林十如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他们将许多理念进行了落地。“建筑材料是其所处时代的文化和技术的直接呈现,材料和风格的同质化,是当下传统东方建筑和纯粹地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困境。我们团队为了凸显‘在地性’,专门研究了广西当地的民俗文化,提炼出了许多可以因地制宜的建筑元素。”

在考察当地民居和旧村落时,团队发现,青砖灰瓦是古朴民居常用的建材,而竹子、藤条更是在家家户户随处可见,因此便将它们应用到了建筑主体上。青砖在厂房外立面的“工字砌法”,致敬了当地传统的工匠精神。建筑师还将施工废料回收加工,用来建造园区延绵几千米的围墙,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更节约了工程成本。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外立面上的“工字砌法”,存在建筑摄

“我们的同事还专门跟着农民上山,找来了许多竹子,想将它们经过处理后,排成一片挂在墙体外立面上,让建筑在视觉上更轻盈通透,而且竹子本身环保的属性,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可惜的是,尽管团队事先对竹子做了阻燃强化等处理,还去深圳的实验室专门进行过检验,但等方案取得审批、开始施工后,当地消防法规对阻燃性的要求提高了等级。“由于园区内大量使用高科技机器,对防火的要求特别高,所以这批竹材未能达到行业规范,不能用于棉纺厂的外立面,我们只好放弃了方案,改用高压复合竹板。”

竹板的质保长达十几年,建成后效果也不错,仿佛一层渐变的帘幕,增加了视觉美感和风的渗透性。为了不浪费原有竹材,团队将它们用在了园区围墙上,从访客入门的第一印象开始,就营造了一种整体感,这反而是当初规划时没有想到的。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工业园建筑采用竹板外观,存在建筑摄

此外,设计团队收集了在产业园里大量现成的废弃纽扣用于铺路,不仅增加了别致的设计细节,更是将“变废为宝”的理念实践得更加透彻。

让年轻人回来

踏入十如的感觉,与许多产业园是大相径庭的:竹林、湿地、山坡、湖边栈道、野鸭白鹭……体量庞大的厂房建筑,外立面围着轻巧的“竹帘”,既柔化了厚实的墙体,又跟四周的花草树木更加协调,使工厂这个主体显得特别谦卑。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十如纺织产业园,存在建筑摄

办公区的大落地窗外就是大片山水,厂房内的工人在紧张工作的空余,抬头也可以看到花园。而人工湖边的员工餐厅,尽管用伙食费仅人均5元,明亮考究的环境却像是米其林餐厅。

黄佳武透露,当初餐厅第一版方案汇报时,客户甚至因为不满意它的格调,让设计团队推翻重来。“一开始我非常惊讶,只是一个员工食堂而已,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精力财力?”

经过沟通,客户希望传达给大众一个信息:虽然是纺织业是传统制造业,也可以在兼备高效率生产的同时,在不影响天然环境的情况下,给予员工优质的工作环境,为这座城市带来新鲜的血液和就业机会。

黄佳武对此很有感触:“如今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回乡,不想在工厂上班,就是因为不愿成为电影《摩登时代》里那种工具人。他们重视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需要被尊重的感觉,因此人性化的、高质量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纺织园的内外,存在建筑摄

他回想起10年前,当事务所建成香港第一座零碳建筑“零碳天地”时,为同行和当地社区树立了绿色建筑的榜样,而这次的十如也遥相呼应:“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纺织业的认知,甚至可能改变世界对于中国建造业的印象,把世人对我们劳动密集型、污染环境的错误观念一一打破。”

“我们尝试将中国人的建筑语言,用时代的方式演绎出来。细节上采用的诸多可持续发展策略,虽然会增加的施工难度和建造成本,但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这些举措会帮助建筑更低碳地运作、使纺织工人更健康地劳作,因此从长远来看,这恰恰是节约营运支出和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远见。”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位于香港九龙湾工业区的零碳天地,展示超过九十项节能装置

在黄佳武看来,建筑和技术只是表面,让传统产业与前沿科技结合,改变人们的旧有思维,重新吸引新鲜血液,这才是最难的。一间工厂尚能如此,未来的其他建筑项目,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项目的一期已经投入使用了,二期三期正在规划。我上周回去时,同事问我,外墙有些竹板长了青苔,要不要洗掉?”跟厂家确认过青苔不会影响外墙结构后,黄佳武看着那些青苔,突然想起以前参观寺庙时,看到青苔层叠的外墙,那种岁月留痕的感觉。

“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就如同新旧发展思想的碰撞,需要时间来发酵。”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就让青苔留在那些竹板上吧。“这就是作为建筑设计师所收获的惊喜,它总会以你意料不到的方式出现。”

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筑类创新创业项目点子)

存在建筑摄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