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影排行榜前十名:《他乡的童年》《高考》《幼童》《我不是笨小孩》《等待超人》《学习的背叛》《幼儿园》《零零后》《镜子》《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今天给大家推荐10部教育纪录片,这些教育纪录片涉及多个国家的诸多教育现象。大家时常会因为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希望可以透过镜头,可以通过学习来慢慢克服它。

教育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豆瓣高评分的10部教育纪录片)插图

《他乡的童年》

2019 | 中国 | 周轶君 | 豆瓣9.1

内容简介:

讲述了战地记者出身的周轶君兼任导演和主持人,走访芬兰、日本、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社会背景和教育理念完全不同的国家,通过访问和体验去寻找关于教育的答案。芬兰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日本注重集体精神和自律意识,印度鼓励孩子在课堂上挑战老师…

推荐理由: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揭开了“他乡的童年”不够完美的另一面,当然不是以“国情论”来掩盖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是一种“比坏逻辑”——别人还不够完美,所以我们的不完美也是理所当然的。因此,纪录片的目的,不是抬高他人、贬低自己,而是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其他可能,并思考是否能够能所用。

教育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豆瓣高评分的10部教育纪录片)插图

《高考》

2015 | 中国 | 史岩、贾丁| 豆瓣9.1

内容简介:

高考,一场影响亿万中国人命运的考试。该片共六集,分别为《毛坦厂的日与夜》(上下)、《久牵的孩子们》、《走出大山》、《留学大潮下》、《校长的选择》,从多个侧面走近并记录2014年高考的故事。纪录片中选取深具代表性的不同社会横断面,记录个人故事、观照社会热点,分别记述了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们,面对高考的重压,发生的故事与做出的艰难决定。

推荐理由:

该片作为一部纪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在内容与题材上,瞄准了社会生活中百姓大众最为关注的高考话题,聚焦于构成中国教育体系的最基本单元(考生、家长、教师、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状态。选取“高考”为主要内容题材,以唤起中国观众的集体记忆与心理认同感;同时,影片又以震撼而真实的客观记录,为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认识“高考”之外的种种打开了一扇大门,题材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关照,在“接地气”和引起共鸣之余,又有着冷静的疏离感 。

教育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豆瓣高评分的10部教育纪录片)插图

《幼童》

2004 | 中国 | 胡劲草| 豆瓣9.5

内容简介: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公元1872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八。这批年龄在10岁到15岁的少年,在上海登船出发,目的港是旧金山。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踏上美国的土地。

留美幼童的故事像一件珍贵瓷器的碎片,散落在中国和美国,散落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幼童生活过的城市,他们曾经就读过的中学、大学,散落在这些城市的历史学会、公共图书馆,散落在分布于世界各地留美幼童的后裔,以及中国幼童当年居住过的美国家庭后裔那里。我们捡拾起历史留下的碎片——照片、书信、日记、成绩单、衣物、剪报,拼接出一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中美两国之间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推荐理由:

纪录片没有选择宏大的叙事方式,而是从首批“ 留美幼童 ”的个人经历切入,由小见大,以此展现出整部中国近代史的脉络。当年远赴重洋之时,“ 留美幼童 ”懵懂茫然,然而归来之时,却已成为支撑起华夏崛起的先驱骨干。知史明智,行以致远。吾辈当自强。

教育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豆瓣高评分的10部教育纪录片)插图1

《我不是笨小孩》

2010 | 中国 | 李瑞华、樊启鹏| 豆瓣9.0

内容简介:

《我不是笨小孩》是一部长时间观察阅读障碍儿童成长的纪录片。通过对三个阅读障碍儿童家庭长达三年的跟拍,真实而深入地反映了他们的生存困境和成长变化,以及家长、教师和孩子们的不懈努力。

推荐理由:

《我不是笨小孩》在讲述主人公的生命故事的同时,也为公众普及了相关科学知识。本片获得了长期研究阅读障碍问题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舒华、李虹教授团队的学术支持,权威专家访谈和干预活动记录,为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帮助这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提供一份生动鲜活的影像参照。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阅读障碍儿童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关于教育、关于爱的启示录。

教育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豆瓣高评分的10部教育纪录片)插图2

《等待超人》

2010 | 美国 | 戴维斯·古根海姆| 豆瓣8.2

内容简介:

曾几何时,美国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公立教育系统,但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虽然政客们不断强调要改善弊端丛生的教育系统,可是孩子们的教育情况始终没有任何改观,反而呈现令人担忧的前景。这些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多在阅读和数学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且平均水平大大低于地球上其他发达国家。甚至有的高中成为了臭名昭著的辍学工厂,无数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国家在一名囚徒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花在一名学生身上的经费。美国当前的公立教育系统,呈现着本末倒置的吊诡局面。是该积极行动起来,一扫这一领域中的弊端,还是呆呆坐在地上,等待超人的出现?

推荐理由:

影片主要是在揭示美国教育的突出问题,从拍摄技法上与大多数美国电影很相似,特别是与戈尔的那个难以忽视的真相在叙事方式上高度相同。最后也有同样的激励看过的人保持信心,将影片给更多的人看。

教育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豆瓣高评分的10部教育纪录片)插图3

《学习的背叛》

2016 | 韩国 | 豆瓣8.6

内容简介:

究竟谁才可以读上名牌大学?如果没有学校老师、家长的辅助,如果缺乏各种资源和信息。处于社会底层的学生,真的可以仅凭自己一人的努力,独自考取名牌大学吗?   而在激烈的入学考试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名牌大学的学生们,能如愿开始梦想中的大学生活吗?   孩子的梦想是安全的吗?他们真的有做梦的资格吗?

推荐理由:

这部纪录片从韩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切入,展现了韩国的严重的阶级固化现象:学费、补习班等教育资源,还有由面试带来的额外成本(一般家境的人根本没时间没钱像富家子弟那样搞各种活动)和人为操纵空间……在我看来,这部纪录片更是反映了教育产业化,私立学校和补习班盛行的后果。

教育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豆瓣高评分的10部教育纪录片)插图4

《幼儿园》

2004 | 中国 | 张以庆 | 豆瓣8.8

内容简介:

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一位小朋友死死抱着转身离去的妈妈不放手,并且哭声响亮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面临着好多好多的问题:衣服总也穿不好,鞋带系了个死扣,总也摞不上板凳,睡不着午觉 。一天下午,小八班的茜茜带来了叔叔结婚的喜糖,有硬糖也有软糖,想让刘老师分给小朋友吃,但只有7颗,刘老师提议,想吃糖的同学就上来表演,等分到最后一颗糖时竞争到了白热化 。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

推荐理由:

《幼儿园》以一种纪实的形式, 表达了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既充满童趣又具有社会内涵, 是一部寓意式的纪录片。该片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时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折射,同时提醒成年人该负的责任,深含教育意义。

教育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豆瓣高评分的10部教育纪录片)插图

《零零后》

2017 | 中国 | 张同道 | 豆瓣8.1

内容简介:

《零零后》是中国第一部连续十年跟踪零零后孩子成长的系列纪录片。总导演张同道表示是浓缩十年的一幅人生中景:“我并未想到拍摄会持续十年之久,是生命成长过程的秘密诱使我不断前行:我总是好奇地想看到我的孩子们将会被时间塑造成什么模样。这部纪录片将会拍到什么时候?我无法回答。但我知道,这些孩子已经成长为我生命里一片生机葱茏的风景。”

《零零后》系列共五集,分别是《爱的方程式》、《时光若倒流》、《成长单行道》、《一一的世界》、《朋友这件事》,绘制出一幅中国教育的真实画卷:不同个性的孩子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成长为不同的人,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故事。教育是一场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心理战争,影片关于个性与制度、应试与素质、留守与留学、青春期与亲子关系、独生子女与二胎政策等教育话题将连接每个家庭。这是关于一群中国零零后孩子的成长故事,也是关于中国未来的寓言。

推荐理由:

《零零后》是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切入,最后选取了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孩子,一个外向活泼,另一个内向沉静,探究是什么影响了一个人的性格。虽然这部片子所呈现的内容无法代表所有阶层和城市的家庭的现状,但作为纪录片,它已经诚实地记录了中国新一代的成长历程,所引发的思考也是具有普世意义的。

教育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豆瓣高评分的10部教育纪录片)插图5

《镜子》

2017 | 中国 | 卢钊凯、范永东 | 豆瓣7.0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候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是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推荐理由: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的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教育电影排行榜前十名(豆瓣高评分的10部教育纪录片)插图6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2013 | 中国 | 邓康延 | 豆瓣9.2

内容简介:

作为直面现实、深刻反思中国教育问题的纪录片, 《盗火者》获得 强烈的社会关注是意料之中的,因为中国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领域,更因为人们对一场实质性的教育变革充满期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盗火者》已然超越了单纯的记录,而成为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一种 重要的社会动员,传递着知识分子对教育弊病的揭示与批判,以及对于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的阐述抒发。

推荐理由:

被功利荼毒的语文教育、被考试和作业填满的童年、乡村地区日益匮乏的教育资源......每一集都戳中中国教育的痛处,不知道这么大胆的题材当年是怎么过审的。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教育的问题都在教育之外。在庞大的利益链条和固化的政治体制面前,依托于个人情怀且无组织的改革运动显得举步维艰。星星之火真的可以燎原吗?希望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共 3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