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古砚收藏市场行情见好。早在1994年的香港拍卖市场,砚台价格最高可达到十几、二十万人民币。10年后的砚台价格突破百万。2004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清康熙松花石雕夔龙纹砚”就以140.64万港币成交。翌年,香港苏富比再次推出了“清乾隆松花石雕灵芝纹砚”,以191.2万港币的高价成交。
而内地的砚台市场,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直到2007年,江南第一拍西泠印社拍卖首设名砚专场开始,砚石市场才受到收藏界的关注而风生水起。
现在,因我们的书写形式和用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极少数书画家及水墨爱好者外,砚台已经脱离实用的范畴,完全变为案头的观赏品和收藏品。
但是,唐以前甚至到汉代的砚石,尽管其历史价值很高,甚至有的砚石也很名贵,但因工艺观赏价值相对较弱,其市场价格并不高。
明清两朝之后,砚台工艺精品尤多,纹饰美观,特别得到藏家的喜爱。尤其是“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年代的藏品,风格多样,取材广泛,成为藏家梦寐以求的宝物。
2007年7月,西泠印社拍卖推出国内首届“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在该专场中,一方清代伊秉绶等铭大西洞端砚以96.8万人民币的价格夺魁,高出估价8倍。首场古砚拍卖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成绩,专场总成交额1832万人民币,成交率高达98.29%。
此后,名砚拍卖专场受到众多收藏者的追捧,2009年的一场拍卖会上,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最终以548.8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当时文人砚拍卖的世界纪录。
2010年,文人砚市场继续升温,西泠春拍“历代名砚专场”82方拍品成交率100%,全场最贵的拍品是“吴昌硕铭、沈石友铭石破天惊端砚”成交价高达235.2万人民币。而今年5月,中国嘉德上拍的一方“纪晓岚铭紫云砚”更以586.5万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2010年5月,中国嘉德2010春拍“翦淞阁———文房清供”专场上,“清康熙御制松花石龙马砚”以425.6万元高价成交。
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古董珍玩专场上,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以1400万元成交,打破砚台拍卖世界纪录。清乾隆御制澄泥伏虎砚整器作卧虎之形,雕饰十分精美,应为乾隆书房中蒙皇帝手泽的珍品。
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上,一方清乾隆年间制“澄泥仿汉御题诗砚”也以506万人民币高价拍出。2012年,中国嘉德春拍“翦淞阁———文房宝玩”专场,“清康熙御制松花石凤池砚”的成交价也达到了230万人民币。
中国当代砚石的发展,面临的一个相同难题是原料的匮乏。如果砚台发展遭遇无米之炊,失去物质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无法传承下去。
歙砚与端砚、洮砚和澄泥砚并列为全国四大名砚,其中尤以江西婺源的龙尾石为上品。目前,婺源唯一的老坑矿所产石料几乎绝迹,新坑矿甚至歙县附近地区所产的砚石料也将面临枯竭之境,保守估计,歙砚最多也只能开采几年;而位居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业已进入“纯库存加工”时代。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已把端石列入“保护性稀有矿产”名录。
如今,几大名坑都已“封坑”,现在销售的都是以前开采的砚石,卖一块就少一块了,故砚石之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
早在2006年5月20日,“端砚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歙砚制作技艺”也随之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种,被划入传统手工技艺的范畴。
目前,歙砚雕刻经过历代砚雕名家的辛勤耕耘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涌现出许多名家高手,并形成了多种流派。雕刻技法和设计继承传统之精华,又弃其俗气、匠气,使这项传统工艺更具收藏价值。
自2011年开始,文房用品在拍卖市场上可谓是风光无限。从嘉德、瀚海等知名拍卖行近年来所举行的新砚拍卖专场来看,当代名砚的成交价、最高价、平均价皆令人欣喜。例如工艺师王耀制的一方“焦田半亩 老坑龙尾针叶眉子纹仔料歙砚”,在中国嘉德2011春拍上以63.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纵观近几年拍卖市场上当代名砚和历代名砚的表现,往往新砚在总成交量和价格上甚至超过了古砚。
*(本头条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