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5岁的小王,身高只有167cm左右,是个标准的“矮个子”,因为这事,小王在日常生活里没少感觉自卑。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合,和高个子站在一起时,小王总觉得自己“逊色”了那么一筹。
为了帮助自己“增高”,小王也没少尝试方法,比如吃钙片,做拉伸等,但效果都不是太好。朋友安慰他:“人家都说矮个子能长寿,他们现在比你高,以后未必比你活得久!”朋友的话,给了小王一些安慰,但这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
身高高低,真的能决定寿命长短吗?
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曾经就“身高与疾病”这个主题开展过研究,通过对将近33万的受试者进行身高统计,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75cm,并且通过长期寻访的方式,来收集他们的健康数据。
结果发现,身高超过平均值的人,在心血管病和神经病变方面的风险的确要更高。根据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发现可能和高个子体内FOX03基因表达程度较低,胰岛素分泌调控效率低有关。这项调查被刊登在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中。
无独有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通过对临床30万直肠疾病病例调查后发现:身高每上涨0.1m,直肠癌风险会提高14%左右,相反,“个子矮”患病风险更低,好像长寿的概率也更高。
这样看起来,身高高低,或许真的和寿命长短有关系。
难道,“十个长寿,九个矮子”的说法是真的吗?
其实也不尽然。目前的大部分实验中,仅仅停留在数据调查以及收集对比阶段,并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
也就是说,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个子高的就一定“短寿”,或者个子矮的就一定“长寿”。
不仅如此,不同人种间的身高差异,也很难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数据,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在169cm,并不能算是很突出的数据。
而德国人的平均身高,则处于189cm左右。两个国家的平均寿命对比,德国人的平均寿命在81岁左右,是要高于我国的。
总结一下,身高,只能说是影响寿命的一个“因素”,并不能说是决定命运的。所谓“十个长寿,九个矮子”的说法,也没有真实的科学依据。所以,无论高个子,还是矮个子的朋友,日常中积极遵循长寿养生的生活方式,往往才是正确的选择。
老人想要增加长寿几率,这3件事情不妨学着做
①平时吃饭,尽量“七分饱”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吃饭吃“七分饱”,不仅有利于降低肠胃消化负担,甚至能够改善体内20%左右的衰老基因,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效果。
衰老速度变慢,身体变得更年轻,长寿的可能性自然也就会更高。
不仅如此,今年已经92岁高龄的肿瘤学专家,工程院院士孙燕,也是“七分饱”的忠实拥护者,常年来一直坚持着这一饮食习惯。而如今孙燕院士的身体情况,也是七分饱最有力的证据。根据孙燕院士的说法:吃到肚子感觉“微微胀”,感觉不到饿的时候,大概是“七分饱”的程度,
②多多培养自己的兴趣习惯
很多老人的日常生活其实很单调,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天只是睡睡觉,看看电视,发发呆一类的。
这样的生活看似很安稳,但其实对健康并没有太大好处。长此以往,大脑思考的次数越来越少,神经萎缩的速度加快,例如失忆症,老年痴呆等疾病的风险会提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阿尔兹海默症,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死因”。日常生活中不妨养成兴趣爱好,比如唱歌,阅读,跳舞等等,增加大脑的思考次数,让神经变得更加活络年轻。老年痴呆的风险降低,长寿概率也会更高。
③适当运动
自古以来,运动都是最好的健康方式。从古代中医所说的“动则生阳”,到现代医学中运动和新陈代谢的关联,都表明运动和长寿的紧密联系性。
日本东京癌症协会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每周运动3小时以上的中老年人,心血管病风险,卒中风险以及全因死亡率,都呈现明显的降低态势。想要长寿,老年人不妨也养成“每周运动3小时以上”的习惯。
比如说慢跑,游泳,骑车,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老人已经存在骨骼或肌肉类型的疾病,运动则需根据自身需求决定,以医生的意见优先,毕竟安全才是健康和长寿的前提。
总而言之,想要长寿,纠结身高其实并没有太多意义。这是出生时就基本决定好的,注重生活,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才是长寿的根本,才是幸福和健康最大的前提。
参考资料:
[1]:Do ‘big guys’really die younger? An examination of height and lifespan in former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s
[2]《1.5748米以下的男生竟最长寿?科学表明并非越高越好……》.生物探索 .2022-06-20
[3]《全球身高百年变迁:世界人民“长矮”了,中国人一直在长高》.生命时报 .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