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期—程大爷论市:
图片来源:花瓣美素
如今啥都流行爆款了。眼球经济时代,你要是不把观众的注意力煮沸,那就别指望自己的产品会出人头地,金融产品尤其如此。
上周的A股市场,表面看是属于银行的(持续暴涨),实际上呢,她是属于基金的(爆款频出),其实,A股还有一样特殊功效:那就是,专治各种不服!继公募一天卖了300亿之后,私募基金也出现了半个月100亿销量的盛况,不服不行啊!
感谢一直以来大家对程大爷论市的支持厚爱(还有吐槽),程大爷论市第二季《假如炒股是一场恋爱》,已热辣上市,不做答谢怎么行?程大爷诚意满满,要签名赠书啦!怎么能拥有这份幸运?请在本期程大爷论市文章后做百字以上留言,谈谈对程大爷印象,交流下你对本期观点的看法……被精选留言后,根据留言点赞排名,就有机会收到程大爷的签名赠书啦!!留言截止时间为1月31日,等你哦!
炒股是一场修行,炒股更像一场恋爱,想拥有你与炒股的恋爱心情吗?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书!!
闻到一丝癫狂的味道了
在A股市场开年就拉出史诗般的十一连阳的炽热气氛鼓动下,不少投资者跑步入市,带来权益类基金、私募产品短短几天出现销售热潮。爆款、秒杀不时出现,简直炸翻天了。
基金产品销售回暖的趋势其实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从2017年9月份封转开的东方红睿丰基金单日抢购100多亿以来,由于光环效应,东方红、兴全、中欧等近两年来业绩不错的基金公司连续出现爆款产品,日光盘(一日售罄)时有出现,甚至单账户限额措施也用上了。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私募圈爆料上海某大型私募产品最近卖脱销了,半个月战绩已进账了100亿左右,甚至传出有上市公司豪掷4亿元认购证券私募基金、有个人大户掏出9000万买阳光私募产品的新闻。
这速成的100亿私募基金并非空穴来风,有自媒体甚至专门去核实了情况,据说是某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销售50亿左右,某大型券商销售28亿左右,华东某大型第三方财富机构销售28亿左右,某大型信托、某三方机构有部分销量。
有业内人士感慨,过去私募要花N年才有机会熬成百亿规模,现在市场好得让有些机构半个月就能够轻松达到,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令人惊叹不已。
图片来源:花瓣美素
某大型券商机构业务部人士颇为感慨地说,该私募产品,一开卖额度瞬间就被秒杀了,期间出现各种买不进,各种抢购。私募产品一放出额度来就被秒杀,从业这么多年了,还没见过这么火爆的私募销售场面。
公募基金也好,私募基金也好,只不过是一种投资理财方式,你买,或者不买,它就在那里,又不是被吹嘘为保值增值神器的飞天茅台酒一瓶难求,基金出现抢购狂热这回事真是匪夷所思。
再说了,不管是买股票,还是买权益类的理财宝产品,都是一种风险投资,理应是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做出决定,现在一拍大腿就跑去排队抢购,原因何在呢?
有经济学家解释说,是由于个人投资者绝大多数遵循眼见即为事实原则,他们即便是在信息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得出结论,对他们而言,眼前的条件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大爷我倒是认同这样一种观点:投资者去抢购热门基金的心理动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羡慕甚至嫉妒那些之前买了该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的投资者赚钱比自己更多(指收益率而非绝对金额)。
查理·芒格在人类误判心理学中谈及艳羡/妒忌倾向时引用了进化论中的一些观点:如果某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经常挨饿,那么这个物种的成员在看到食物时,就会产生占有那食物的强烈冲动。如果被看到的食物实际上已经被同物种的另一个成员占有,那么这两个成员之间往往会出现冲突的局面。这可能就是深深扎根在人类本性中的艳羡/妒忌倾向的进化起源。
各种神话、宗教和文学作品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来描写极端的羡慕嫉妒恨是如何引起仇恨和伤害的,摩西戒律一条又一条明令禁止妒忌。这位先知甚至警告人们不要去贪图邻人的驴子。
无独有偶,沃伦·巴菲特也不止一次感慨: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妒忌。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兴全合宜混合基金一天热销超300亿之后,一种普遍的极度乐观心态铺天盖地而来。
有大咖这样评论:市场永远不缺钱,缺的是能持续赚钱的人,大量资金追逐少数优秀的管理人,这是机构集中化的表现。要是以前看到这种情况我们会说市场要见顶了,而现在却不能这样说,游戏规则变了,散户逐渐退出市场,是市场进入成熟的必然。言下之意就是,这次不一样了!
然而,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吗?
图片来源:花瓣美素
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发现,人们的大脑中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快思考依赖情感(羡慕妒忌恨也是一种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但是,这种方式也很容易上当受骗,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
在习惯了快思考的散户眼中,一个明星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与逻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往(准确地说就是上一年)的业绩排名,能说明这个明星主要是靠能力而非运气取胜的证据的数量与质量被忽视了,因为即使证据十分苍白也能构建一个非常连贯的故事。
人们对某种重要的信念(比如说某个牛逼基金经理可以持续跑赢大盘),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其合理性,但是,人们怀着这些信念仅仅是因为他们所爱(应该也包括所羡慕/妒忌的人吧?)的和所信任的人也持有相同的信念。由于对真相所知甚少,人们对自己信念的信心经常是毫无缘由的。
对某个判断的主观自信并不是对这个判断正确概率的合理评估。自信是一种错觉,它能反映出某条信息和处理该信息时所体现的认知放松的一致性。但是,在投资中,时刻牢记不确定性才是明智之举。那些对明星基金经理自信满满的基民,只能说明他先入为主地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了一个连贯而完美的故事情节,尽管这个情节有时候只是一些幻觉。
从卡尼曼、塔勒布、理查德·泰勒到阿克洛夫与席勒,几乎所有的行为经济学大牛都认为股票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是建立在技能错觉的基础上的。
卡尼曼指出,尽管专业人员能够从业余人员身上赚到数目可观的一笔财富,但几乎鲜有哪个炒股的人拥有可以年复一年地在股市上始终立足于不败的能力。专业投资者包括基金经理,在一项基础能力测试中都失败了,这项测试即为持久性成就。其中的逻辑很简单:如果任何一年中的个体差异完全是由于运气(基金经理一般会把赚钱归功于自己的投资能力,而把亏损归因于运气),那么关于专业投资者和基金的业绩排名就会不规律地改变,年与年之间的相关系数就为零。
卡尼曼从50多年的研究中得来的证据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对于大多数基金管理者来说,选择股票更像是掷骰子,而不像是玩扑克,任何一年中,往往每3只对冲基金中至少有两只的表现要跑输大盘。
交易者的主观经验只不过是他们在很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的看似明智的猜测而已。然而,在高效率(有人就将A股市场中漂亮50的强劲上涨看成是A股有效性提升的标志)的市场中,明智的猜测比瞎猜也准不了多少。
历史从不重演,但总是惊人相似
我们选取公募基金最近十年发展历程中的几个小片段来验证一下卡尼曼与泰勒们的结论吧:
先看看2007年的基金爆款。
有四只QDII基金可以说是老基民心里永远的痛,这些十年前的爆款日光盘按比例配售后规模仍高达300亿。然而,整整10年过去了,这四只基金中只有华夏的勉强超过了净值,另外三只都还亏百分之十几。要知道,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美股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早就走出了牛市屡创历史新高了,而首批QDII基金的表现,可以说跳起来都摸不着及格线。
比如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当年募集的时候,那场面,彩旗飘舞,锣鼓喧天,一天就募集1000亿之巨,最后只好比例配售,每个投资者只能获得认购金额30%的份额。然而,造化弄人,繁华落尽成一梦,漫长的十年光阴虚度,它一直徘徊在0.3的人生最低处,寂寞孤独,直到现在才刚爬0.8的门槛。而这四只基金的规模加起来有50亿啊,不是小数目。
再看看2013年的那些明星。
在2013年前十名中,有4只排在2014年的后1/2,。由于2013年和2014年都是牛市,这些以激进风格著称的基金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延续。其中任泽松、梁永强、王茹远的表现堪称完美,当然,他们的业绩也多半是在2014年上半年成长股行情中取得的。
令人唏嘘的是,任泽松目前彻底被乐视网给压在身下,梁永强的华商主题连续两年排名倒数,王茹远做了一阵子网红,随后不知所终。
最后,我们重温一下2015年的爆款吧。
2015年的公募基金年末排名看起来让人倍感纠结。排名第一的基金是由宋某管理的某方达新兴成长,涨幅高达170%。而让人惊诧莫名的则是,排名倒数的基金中,这位大牛管理另外一只基金某方达新常态竟然赫然在列,更让人感动的是,他把这一倒数的排名竟然坚持了两年之久,最新净值不足0.5。
由于201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业绩实在是太让散户羡慕妒忌恨了,就在市场情绪处于癫狂状态的情况下,某方达在股灾前发行了某方达新思路、某方达新常态、某方达并购重组等爆款,当然,结果是注定了的,天量资金被成功套牢在高高的山岗上。
2017年的公募基金年末排名大战刚刚结束。在年末的最后几天,排名咬得很近的几家公司据说上演了血战钢锯岭,一通互砸对方重仓股的血战结束了,像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一样,我宁愿相信是对上帝的信仰战胜了对手,而不是靠谁钱更多。
图片来源:花瓣美素
按以往的行业惯例,新科冠军基金都会趁热打铁,赶紧发新基金,一定又是爆款。这次某方达一举夺得股票型基金第一(萧某管理的某方达消费行业)和二级债第一(张某管理的某方达安心回报)双料冠军,却没见某方达基金公司推出爆款新基金,只是偶见萧某代表某方达出来谈投资理念,画风突然变成这样子,基民们都不大习惯。
是我们的基金公司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重演之后,对明星基金的光环效应开始变得不那么过度乐观?柳或是对于高潮过后往往空虚的周期循环心有余悸?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更加理性的选择!
毕竟,从过往的A股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基金爆款的出现,意味着投资者乐观情绪开始白热化,意味着基金重仓股将会更加拥挤,而这种情况,同样意味着风险的累积接近临界点,最后的疯狂随时可能会到来,而且,从来没有超过半年的时间。
基民该如何避免被反复收割
缺乏思辨能力的狂热群体,会为了一个口号,一次没有证实的期望或者缺乏逻辑的故事奋不顾身地投入某种癫狂的活动中去,全球金融市场已经无数次验证了这一点。
正如黄子华所说:当师奶变成大佬,凶兆!巴菲特更有一句名言:当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说的无非都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敬畏市场,控制情绪,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投资领域,绝大多数人永远都是被收割者。
大约在基督出生之前300年,古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说: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们不但会表现出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而且甚至在已经做得非常好的时候,还会表现出过度的乐观。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也阐述了自我控制问题,他见解深邃,将自我控制描述成激情与公正的旁观者之间的挣扎或者冲突。斯密对激情的看法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它们是缺乏远见的,也就是短视的。
十九世纪苏格兰著名学者查尔斯·麦基在《大癫狂:非常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中记录了大量人类愚行:荷兰人为了郁金香球茎而神魂颠倒;法国人为了一个虚假的密西西比计划而陷入投机狂潮;以理智著称的英国人陶醉在南海泡沫中无力自拔;女巫、炼金术士、圣物崇拜纷纷登场。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癫狂,历史从不重演,但总是惊人相似!无论哪一个时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类群体中总会间歇性地出现某种癫狂情绪。
是金钱导致了癫狂?还是癫狂制造了幻想?有市场就难免投机欺诈,有群体就不乏妖言惑众,股市楼市如此,邪门运动如此,商场战场亦如此。
图片来源:花瓣美素
它们或者发生在一场莫名其妙的运动中,或者发生在金融证券和商业市场上。无论是出于发财致富的冲动欲望,还是出于对他人行为亦步亦趋的效仿。
关于南海泡沫,查尔斯·麦基是这样描写的:当时的人们,不分高低贵贱,男女老幼,都深深地卷进泡沫之中。男人们在酒馆和咖啡馆里会见经纪人,女人们也聚集在服饰店和杂货店里大谈股经。他们虽然并不见得是真心相信那些被吹得天花乱坠的项目,但是却希望通过经纪人的一双妙手,趁机大捞一把。
股市套路多,基金产品坑多。作为个人投资者,要在周围狂热的氛围之下保持理性思考,确实不容易,需要很强的定力才可以做到擦亮眼睛,识别套路,避免被收割。
为何爆款产品最终成功的概率都不大,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从巅峰到谷底的逆转呢?
其实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去看,这个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内在的原因。在基金规模小的时候,可能是偶然抓住了一个机会把规模做大了,搞成爆款了,但是规模大了之后,原来的那套方法就有可能不灵了,或者像打麻将那样,好手气用完了,收益率就从高处摔下来了。而那些牛逼的明星基金,很可能是由于赌对了某个风口而显赫了一把,长期来看都是随机事件,因为,不管是好运还是歹运,最后都会呈现均值回归的状态。
但是,人们天生会有一种对侠客的崇拜情结,既有对自己拥有超越其他人的能力的渴求,也有对某些空虚的偶像的执迷不悔。
永不满足现状是人类的共性。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人类得以摆脱野兽的生存条件并使自己得以进化。这种对现状不满促进了人类进步,也正是这种不满使人类走向愚蠢和荒谬,一次又一次。
聪明人固然有时候也会干出蠢事,然而,导致群体癫狂的关键因素,很多时候并非是来自事件的始作俑者。尽管没有一滴雨认为是自己造成了洪灾,但是,癫狂确实是集体制造的作品。
密西西比泡沫的始作俑者约翰·劳是个非常优秀的金融专家,他对信用的理论和原则可谓了如指掌,但是,他自己没有料到整合国家竟会陷入如此巨大的贪婪狂潮中,他更没有料到,人们的信心,就像怀疑一样,可以无限制地增长、膨胀,而希望也可以像恐惧一样四处蔓延,最终吞噬一切,包括他自己。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传道书》里面对这个道理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人这一辈子,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投资中,理性的思考最容易输给感性的认知,也即快思考易,慢思考难!
要想摆脱总是被收割的投资宿命,仅仅在投资方法上修修补补是无济于事的,如凯文·凯利所强调的那样,需要持续不断地保持认知升级——你应该把这种习惯当成是一种保健措施!据说,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预防脑子生锈。
程大爷论市第二季《假如炒股是一场恋爱》,已热辣上市。炒股是一场修行,炒股更像一场恋爱,想拥有你与炒股的恋爱心情吗?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书!
百万用户都在看
证券时报携手民生银行上线空中营业厅,基于民生直销银行为读者提供线上投资理财服务,银行账户、资金安全、稳健理财。
余额理财类产品如意宝个人持有额无上限,最高可以实时赎回500万元,收益更好,额度更高!
为回馈读者,民生银行1,000,000份黄金直接送,立即扫码抢黄金!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有一种美好习惯,叫做阅后点赞